凯里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初心不改扎根深山记凯里岑巩供电局职工
TUhjnbcbe - 2022/10/20 13:23:00

他一身蓝色工装打扮,两鬓白发,在平凡的供电岗位上初心不改,扎根深山25载无怨无悔。他就是岑巩县供电局新兴供电所优秀共产*员、营配综合作业员刘建平。

刘建平年在龙田供销社工作,年转岗到供电局工作,从此便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与供电分不开、割不断,把25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默默地奉献在岑巩最偏远、工作条件最恶劣的大山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人的初心使命。用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的精神诠释了一名电力人的担当和责任。

年刘建平任客楼供电所任副所长,面对之前供电所售电量低、电费回收困难、线损高的现状,仅仅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当年就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电量、电费、线损、及安全指标。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供电所及个人先进工作者。

年冰灾,是我们电力人心中永远抹不掉的痛,此时刘建平同志担任客楼服务站主任,客楼又是距离岑巩县最远,海拔最高的乡镇,电力设施损坏最严重。当时,整个乡镇由1条10千伏龙客线供电,倒杆断线多处,全镇停电告急,灾情就是命令,他顾不上在家中生病的母亲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刘建平和供电所5名员工从龙田镇徒步赶往客楼乡,不顾自身安危,步行20多公里的雪山,一步三滑,一路翻山越岭、跌倒碰撞,刘建平对沿途的线路倒杆、断线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面对抗冰抢险复电、交通中断、物资匮乏,他们只能靠肩扛手爬,饿了就忍着,渴了就嚼一口冰雪,困了就裹着衣服与几个同志抓些树枝放在雪地上小坐一会。白天到各处倒杆断线的现场开展巡视和抢修恢复处理,晚上还要结合各处受灾情况制定第二天的抢修方案。在刘建平同志那种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领下,仅用一周时间就将全镇电力受灾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为全局抗冰抢修保电攻坚战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组织力量的精准分配。由于抗冰抢险保电工作突出,刘建平当年就被凯里供电局评为优秀共产*员。

年12月,他母亲突发疾病,医院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当得知母亲确诊消息,他还在走村串户的催收电费,面对一边是母亲重病,身为儿子却不能在母亲的病前照顾陪伴,一边是客楼服务站年底电费要全面结清,如果一个供电所的电费结不清,全局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然而自古忠孝两难全,作为七尺男儿,只能把泪水往肚里吞,他最终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花钱请他人照顾母亲,自己却为客楼整个乡镇的电费年度结零日夜奋战。然而,就在当月不久,他母亲病重去世,在他老母亲最后的岁月里,也没能作为儿子应尽的最后一份孝。为了工作、为了顾这个大家,母亲病重直到含泪去世儿子也没在身边。当问及他母亲当年重病时,没有在其身边照顾陪伴母亲度过最后的人生,后悔不后悔,他说,“我后悔过,对不起她老人家,也怨恨自己作为儿子没有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时间陪陪老人说说话,尽一点、哪怕仅仅一点点儿子应尽的孝心。但也不后悔,谁叫你是一名电力工人呢,谁叫你是一名共产*员呢,作为一名基层电力工人,就应该坚守岗位,把工作做好,作为一名共产*员,能为*和企业多一点事,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年,因工作需要,刘建平主动要求到龙田供电所营配综合岗位上工作,负责抄表收费比较难的片区和抢修工作。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经常白天黑夜的与片区老百姓拉家常、办实事,到晚上深夜才回到供电所。从第二个月后就做到了电费月月结零,在全所竖起了标杆,带好了头。面对集抄双覆盖任务重、压力大,许多人打了退堂鼓,在低压集抄建设初期存在着观望、惧怕的心理,刘建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主动向所长恳请以自己为标杆,制定指标和完成时间。面对自己电脑操作比年轻人差、集抄现场维护知识短缺的情况,刘建平晚上在办公室苦练电脑操作,白天到施工现场配合施工队伍收集现场集中器、TTU、电能表等第一手资料,做到了现场与系统资料%吻合,在全局第一个实现供电所集抄全覆盖%。

年自动抄表率提升过程中,刘建平同志也遇到过困惑,总是有几个台区、多个用户上线率达不到要求。刘建平同志没有放弃,凭着他那股不服输的“牛脾气”,向年轻人主动学习现场维护处理技能,通过“孺子牛”的拼搏,第一个实现台区自动抄表率%,数据采集正确率%,再次被凯里供电局评为优秀共产*员。

在刘建平家客厅里挂满了各种奖状,有“年度先进个人”、“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员”等荣誉。这是他25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忘初心的见证。

二十五年来,他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只要客户一个电话,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客户身边,为了保证辖区的供电质量,每一个节假日都会积极主动保供电,多年来,他始终认为“群众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

“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面对面的交谈,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这是他在供电所工作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多年来,在他管理的片区始终保持零投诉的纪录,抄表率、电费回收率、线损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供电所标杆建设指标要求。

“刘师傅这个人非常不错,我们家里的线路出了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准能到,从来不会扯风”这是群众对他最真诚和淳朴的评价。

他经常和青年员工说:“只要工作需要,现场就是岗位,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百姓笑嘻嘻的给你打招呼,你会觉得心里很舒坦,你的工作很值得,所有的疲惫也会荡然无存。”

如今,即将退休的刘建平,已是满头白发,但依然坚守在供电所一线,穿梭在乡村田间地头,做好保供电服务,让管理的片区百姓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用上安全、可靠的电、满意的电。

他在供电所工作了25多年里,对自己所管的片区每家每户“了如指掌”,他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一直以一名共产*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修善其身,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了一名普通共产*员的形象,用实际行动担当起一份责任,诠释了一个南网人的奉献精神。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供电人,都有许多深藏在心底的感人故事。如今60岁的刘建平,下个月就要退休了,他自始至终都不忘自己是一名*员,牢记着一名共产*员的初心和使命,依然选择坚守在最基层的供电所抢修、收费,大山深处每天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他说:我深切地热爱客楼这片大山,这里埋葬着我的母亲,这里建设的每一根电杆、每一条电力线路都凝聚着供电人的心血和汗水,我想让自己在这大山里“有始有终”。

通讯员杨启志

编辑吴春橙

编审杨元彬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心不改扎根深山记凯里岑巩供电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