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先学做人,后学知识”是李芳的教育信条。
现年39岁的李芳是个土生土长的凯里人,在教育战线上已足足坚守了20余载,曾在凯里市大风洞乡冠英小学执教9年,年9月,因工作调动至凯里市第五小学任教,年,任凯里市第五小学副校长,先后分管学校后勤保障和教学工作。在师生眼中,他是做事有条理、谦逊温柔、说话让人舒服,办事让人放心的“年轻老大哥”。
凯里市第五小学副校长李芳
“组团式”去帮扶
“一家子都是老师,数下来有十多位投身教育事业。”李芳说:“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走上工作岗位,教育的情怀油然而生,每当李芳烦恼的时候,看到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总会被她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所治愈。
年4月,根据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工作安排,李芳前往从江县贯洞镇第二小学任第一校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组团式”帮扶工作。李芳说:“我要把凯里学校优质的资源、理念和管理方式带下去。”
从江县贯洞镇第二小学坐落在贯洞镇*府所在地—贵运小区,是一所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配套建设项目学校,学生均是易地扶贫移民的孩子。教学课堂缺乏、基础配套设施紧缺、图书种类单一,教师多为周边乡镇借调或支教,师资力量薄弱......初来乍到,帮扶学校的困难接踵而来。
建设中的贯洞二小
李芳同“组团式”帮扶组教师们一起集思广益,勠力同心,协调施工方抢占工期,保障1号教学楼按时交付使用;联络安排了开学初期亟需投入使用的15个教学班班班通安装,校园广播安装,办公设备安装,学校食堂设备安装,食堂工勤和保安招聘,学校监控系统安装等保障学校同步开学。“临近开学,学校所有老师都亲自参与到校园大扫除中,自己搬教室的桌椅布置教室和办公室。”李芳说,这一幕他至今难以忘怀。
变输血为造血
本着以“变输血为造血”的帮扶思想,李芳邀请贵州省小学王江梅名校长工作室、黔东南州小学罗洪林名校长工作室联合组织凯里市第五小学和凯里市第八小学两大教育集团骨干教师暨学科带头人到贯洞镇第二小学开展了4期入校诊断与送培送教活动。
通过入校诊断和送培送教活动,促进了两地三校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学习,充分发挥了帮扶学校的引领作用。同时也为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开辟了新途径,对促进贯洞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后发赶超起到了推动作用。
校企帮扶
今年4月,分批安排贯洞镇第二小学校长、教师到凯里市第五小学和凯里市第八小学跟岗研修。在提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观。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李芳带领着贯洞镇第二小学立足实际,开设了书法、芦笙、侗歌、刺绣、足球等13个社团,涵盖国学,民族文化与体艺三大方面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校园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负责学校管理工作,李芳还负责学校六年级的思*课教学,看到班上学生大冬天还穿着凉拖鞋来上课,床单被套单薄,冬天没有热水,李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促进校企联动助推教育发展,学校联系周边企业,开展校企活动,助推教育扶贫。牵线爱心企业、教育公益机构到学校开展慰问捐赠活动,按不同年级段,为全校学生发放了文具盒、水彩笔、铅笔、水性笔、笔记本等丰富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旧貌换新颜
从钢筋水泥的工地模样变成了一所崭新的小学,用李芳的话来说:“贯洞镇第二小学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无到有,像一个孩子一样茁壮成长”;用五小同事们的话来说:“他们是在那里白手起家。”如今,学校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学校校风、教风、学风蔚然成风,现有在校学生人,教职工40人。经过近一年的帮扶交流,让从江贯洞,凯里两地三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帮扶学校全貌
李芳的同事告诉记者,经常加班是他的工作常态,几乎每个周末总能在学校看到他的身影。李芳说:“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必须得做好。”在从江支教帮扶近一年的时间里,李芳鲜少回到凯里,通常一个月回来一次,大多通过电话、视频与家中的亲人联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无数教师的座右铭,同时也是李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除了要有扎实的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德育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李芳时常跟着骨干教师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阅读教育名家著作,及时了解教育发展动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
在从江支教期间,李芳获得了多个荣誉,今年教师节前夕,他又被评为“黔东南州年优秀教师”。谈及自己所获得的荣誉,李芳表示,未来,将发挥所长扎实在岗位上做事,让学校得到发展,让学生得到进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凌忠云
编辑石含开
编审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