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队形,注意节奏,踩着节拍,把芦笙吹起来……”1月8日夜幕来临,香炉山村委会前的广场上,在驻村书记李晓波的指挥下,阵阵芦笙悠扬响起,整个村子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这是时下黔东南州凯里市万潮镇香炉山村老百姓火热文化生活的一个场景。
香炉山海拔.8米,是苗岭有名的山峰,在苍岩丹壁下,香炉山村依山而建,村内苗族、汉族杂居,其中苗族人口占91%。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香炉山村会举办“爬坡节”,在村边的大小山坡上开展跳芦笙、对歌、斗牛等活动,尤为热闹。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听到的芦笙响起。
从年9月份开始,每周五、周六、周日,村民们自发来到香炉山村委会的广场上,吹起芦笙跳起舞,阵阵芦笙穿透大山,优美的旋律荡漾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这一现象的改变,源于李晓波的号召。李晓波是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派驻香炉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青年话剧演员,电影《二枚铜钱》彭德怀的扮演者,他创作编导主演的小品多次获奖,塑造了多个大戏里的重要角色,如话剧《图云关》里饰演的虎子、《文朝荣》里饰演的罗华强、电影《凤凰男传奇》饰演的刘主任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自驻村以来,李晓波一直思考如何通过文艺力量实现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文艺才能,开展芦笙培训班和表演培训班,成为李晓波的突破口,他希望以此把文化振兴工作落到实处。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规划,李晓波多次与村委商议。
在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帮助下,李晓波又向贵州省文旅厅申请拨款5万元用于采购芦笙,经过一系列筹备,年9月,香炉山村芦笙培训班和表演培训班开班。
“听说要搞吹芦笙培训班和表演培训班,本以为是要会的、有基础的才能参加,没想到任何人都可以,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村里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跑来参加。”培训班成了香炉山村村民的欢乐场,受到大家欢迎。每逢周末,村民们都相聚在村委会前的广场上,吹芦笙、跳舞、拉家常,村子变得热闹起来,甚至还有周边几个村的人都跑来参与。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李晓波介绍,从去年9月至今,村民们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每次上课前十分钟,村民就已集合完毕,上课热情很高。
结合自己所学,李晓波从形体、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等层面手把手教村民学表演,认真细致。与此同时,借助村民们愉快学习的良好氛围,村委不但进行芦笙文化传播,还借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疫苗接种、道路交通安全、煤电气使用常识等政策、知识,芦笙培训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希望通过培训班陶冶村民情操,丰富业余生活,推进文化自信,并在未来建立起芦笙表演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李晓波表示,当下,香炉山旅游文化园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建成后,香炉山村可以组成芦笙演奏队,展示苗家芦笙艺术,吸引游客来村旅游。通过挖掘文化的内生力,实现优秀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芦笙舞动,乡情涌动。小小芦笙培训班成了连接村民与村民、村民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纽带。接下来,香炉山村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致富梦。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相康
视觉/实习生黄露
编辑/陆青剑
二审/舒畅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