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凯里一小十更校名,话一城文脉
TUhjnbcbe - 2024/4/1 9:05:00
原校址

历史悠远的钟声,穿透时光的浓雾,在新时代激越出澎湃的盛世华章。

位于大阁山旁、“凯老街”上的凯里一小,距今已有余年历史,是今#凯里#城区内设立最早、存续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性质学校。

十更校名,百年树人。由社学到义学,由义学到书院,由书院到学堂,由学堂到学校,……。走过余年,凯里一小“桃李满天下”,赫赫于城市史册。

两百年风雨沧桑,两百年更替蝶变。唯有延续至今的朗朗读书声,依然见证着一座城市文脉的承前启后。

从“开一方风气之先”说起……

凯里兴学,文字之昌盛,可追溯至五百多年前。

清平(今凯里炉山)人钱润,举明正统六年()乡试,成为凯里地区第一位举人。九十多年后,清平举人王炯登嘉靖十七年()殿试,成为凯里地区第一位进士。又九年后,清平进士孙裒在嘉靖二十六年()廷选中脱颖而出,膺庶吉士,成为凯里地区第一位“翰林”。

钱润、王炯、孙裒,相继开启了科举时代凯里地区“明清四翰林、十四进士、百名举人”的历史大幕。

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多年间,整个贵州登进士者,不足八十人,仅凯里地区就占了六席。而凯里人孙应鳌更是出为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师天子),又掌国子监祭酒事(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师天下士),……

是香炉山文脉,也是凯里文脉。

人文蔚起。凯里地区科举时代的辉煌,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凯里人民心向学。

原校址,现在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脉之兴,关键在兴学。

五百多年前,凯里地区诞生了第一所官办学校。当时清平人石宣,捐出自己的菜地,创办卫学。

《黔诗纪略》记载:“当卫学初设,士罕得书籍,德舆走闽中,备购《经》、《史》以归,人文为之一振。”

这里记载的是又一位清平人王德舆“千里购书,提振一方人文”的故事。清平卫学初设,当地读书人很难得到书籍,无书可读。看到这一“窘境”,王德舆急在心上,专门奔走数千里之外的福建,备购经、史以归。此后,当地人文“为之一振”。

到清雍正、乾隆年间,清平例监孙绍谟(凯里人)慷慨出资,锓印了《孝经》、《小学》、《朱子格言》、《文旨圣典》、《吕祖全书》各万部。此举有力地助推了凯里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二十世纪,凯里地区再度走出了一位“一辈子搞政治的大学者”张毕来。主持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工作,编写了曾经启蒙一代中国人的语文课本;编写了《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一度成为各大学中文系和研究我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参考书;撰写了四部“红学”专著,曾担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成为“红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

凯里文脉之经久不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凯里人接力办学,屡开一方风气之先。

从社学到义学

明代,凯里地区先有义学、卫学,后有县学(年建),而后兴起书院(李佑、孙应鳌、王宗载等先后创办),均置于清平(今凯里炉山)。

清中后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逐步向“凯老街”一带延伸,特别是雍正十二年(),清平县设县丞,分驻凯里(“凯老街”一带),今凯里城区设官学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今凯里城区官学,最早可追溯自清乾隆五年()。时年二月,黔省于县丞驻地设立社学。清平县属之凯里,与台拱、邛水、柳霁、丙妹等五地一起,各同期设社学一所。

凯里分县社学,即建在今凯里一小校址。换言之,凯里分县社学,即今凯里一小的前身。

严格来说,在清平县未设分县()之前,亦即凯里未成为县丞驻地之前,今凯里城区范围内还尚未有成规模的、真正意义上的公立教育机构。

众所周知,元、明、清时期的社学,并非从字面上理解的“社会力量办学”。明承元制,各府、州、县官府皆立社学,是官立性质的、用于启蒙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因此,年2月设立的凯里分县社学,当为今凯里城区第一所官学。

如今的万寿宫

多层次办学、多形式兴教,同样是中国古代办学的一大特点。

因此,作为另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义学”,相应地伴生了。义学,是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

清同治十二年(),今黔东南州辖区内的当时各府厅均普遍设立义学。

一般意义上的义学,主要系私人捐资或用庙宇、祠堂等公产创办,以解决贫民子弟入学问题。但清政府在贵州多地建立的义学却是一个特例。其目的是“宏教化”、“变苗俗”,因而义学多由地方官直接管理,教师由地方官委任,办学经费由官府筹措,是名副其实的“官办”。

因此,凯里分县义学,依然是官办公立性质。

社学和义学,均为清中后期凯里分县设立后新建的教育机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开启民智、启蒙一方的作用。

从义学到书院

准确说,凯里地区的义学,当始于明洪武年间。清乾隆二十五年()年,时任清平县令张衡将之改为书院,即“炉峰书院”。

炉峰书院位于清平县城(今凯里炉山)。而凯里分县义学则于年转化为龙江书院。

据民国《贵州通志·学校志》、年出版的《贵州省志·教育志》见载:龙江书院,光绪十九年()凯里绅耆积款所修。并注明校址在“清平县凯里,今凯里市”。

龙江书院是凯里分县唯一一座汇集民间力量办学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今凯里城区范围内在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

在历史转型时期,因为“生童膏火不足”等原因,传统的义学已经难以为继,龙江书院成为当时官学废弛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当然,相较之下,书院的社会办学色彩更加浓厚。“绅耆积款”,即弥补了官方办学的经费不足。

因为文献散失,兼之《炉山县志》的编修无果而终,今天已经无法详细考究龙江书院的得名、办学过程等,但龙江书院对今凯里市区传统教育事业承上启下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

换言之,龙江书院亦是凯里地区民心向学的一个历史见证。

文保单位

从书院到学堂

在清末,因为“时局多艰,需才尤急”,书院这种传统办学模式很快就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光绪帝通令全国,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在全国掀起“废书院,兴学堂”的教育改革热潮。

在这种大背景下,清光绪三十年(),时任清平知县熊士清将龙江书院改设为官立凯里初等小学堂。

官立凯里初等小学堂利用书院体系及书院原有的教育资源和经费,改变章程,另外延请教习,在“少花钱,广兴学”的原则下,开启了今凯里城区近代教育的新篇章。

从书院到学堂,虽然一律“中西兼习,以广造就”,但实际上,由书院转化而来的官立小学堂,都是地方官一手操办,办学经费来源亦与以前大同小异。

据年出版的《黔东南州志·教育志》“清末黔东南小学堂”统计,当时清平县所属凯里公立初等小学堂有学生46人。

辛亥革命成功后,贵州清平县因与山东清平县重名,而改名为炉山县。相应地,辖区内机构亦相继由“清平”更名为“炉山”。

民国九年(),凯里初等小学堂增设高等小学堂,同年改名炉山县立凯里高初等小学堂。

从书院到学堂,依然是清末民初官学不振现状下的一次补救性尝试。

岁月在时光中老去

从学堂到学校

年,凯里地方人士吕书南、谭荫远等捐资赞助创建分校纯德女子小学于凯里江西会馆(又名“凯里万寿宫”)。

民国二十五年(),根据炉山县政府训令,炉山县立第二两级小学男校改名为炉山县立凯里两级小学校,立第二两级小学女校,并入炉山县立凯里两级小学女子部。同年,因经费不足,经炉山县教育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将凯里两级小学校和凯里两级小学女子部合并为炉山县立凯里小学校。

自此,“学堂”一名,正式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学校”,标志着今凯里城区正式进入了现代学制。

民国二十九年(),实行新县制,推行“国民教育制度”,根据“各乡(镇)应有一所国民学校和各保应有一所国民学校”的规定,炉山县立凯里小学校更名炉山县立凯里中心国民小学校。

民国三十七年(),省府颁发《县级机关调整方案》,根据“每个乡(镇)只设中心学校一所和每五保设置国民学校一所”的规定,炉山县立凯里中心国民小学校易名炉山县凯里中心小学校,也称“凯里小学”。

据《黔东南州志·教育志》“黔东南年中心小学”统计表,炉山县所属凯里中心学校已有班级6个,学生数为人。

随着年7月凯里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凯里地区各类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年底,炉山、雷山、麻江、丹寨合并为凯里县,次年,炉山县凯里小学改名为凯里县凯里镇第一小学校(简称凯里一小)。

年,凯里建市,凯里县凯里镇第一小学校改名凯里市第一小学校(简称凯里一小)。

《黔东南州志·教育志》“黔东南自治州年完全小学”统计表显示,时年,凯里一小有班级9个,学生人。

青瓦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凯里地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凯里一小早已完全融入凯里市教育体系,紧跟凯里教育发展的前进步伐。

今天的凯里一小,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理念,以“博学弘德,求真求善”为校训,以“宁静致远,严谨求真”为校风,继续发挥着她应有的社会贡献。

后记

历经风雨迁变,从社学到义学,从义学到书院,从书院到学堂,从学堂到学校,都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凯里分县社学、凯里分县义学、龙江书院、官立凯里初等小学堂、炉山县立凯里高初等小学堂、炉山县立凯里小学校、炉山县立凯里中心国民小学校、炉山县凯里中心小学校、凯里县凯里镇第一小学校、凯里市第一小学。

每一个校名,都烙上了不同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

这一长串校名,囊括了“凯里一小”走过的余年。

在一地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交替过程中,凯里一小承载了香炉山文脉由清平向凯里的转移和过渡,进而继往开来成为一座城市文脉的一个新起点。

这是凯里文脉的不息搏动,也是凯里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历史缩影。

十更校名,桃李争荣。

老县城炉山(闻一多速写)

一任时光老去,存续余年的朗朗读书声,至今依然在“凯老街”上空久久地扩散、回响。

从石宣捐地办学、王德舆“千里购书”,到孙绍谟印书数万卷;从无书可读、无校可上,到凯里地区“明清四翰林、十四进士、百名举人”的科举成就;从孙应鳌师天子、师天下士,到张毕来跻身大学者;……。凯里人求知、向学、办学、兴学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唯有历史传承,文化延续,方显一城文脉的庄严和张力。

学校亦然,城市亦然。(姜明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凯里一小十更校名,话一城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