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凯里这个始于明朝的节日,正在进行中,快去
TUhjnbcbe - 2023/7/1 22:40:00
北京痤疮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凯里这场盛会正在进行中

要不要去热闹一下

没关系

没去的还来得及

25号才结束

芦笙节

2月19日至25日,凯里市舟溪镇迎来年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2月19日,正月十五晚,舟溪镇举行了甘囊香芦笙节祭祖起堂仪式。凯里及周边村寨的群众欢聚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吴氏家族备好美味佳肴,吴氏长老带领家族成员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家家发财发福,告知祖先芦笙节到了,人们可以在甘囊香芦笙堂吹响芦笙,跳芦笙舞。仪式场面庄重、神秘,分为祭祀先祖、烟花鸣礼和篝火芦笙三个部分。

舟溪甘囊香芦笙会始于明朝晚期,年被命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是黔东南州规模最大、民族特色最为鲜明的民族节日,现已成为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品牌之一。自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以来,至今已举办过10余届,舟溪甘囊香芦笙节已成为苗族芦笙文化的一张国际名片,每届芦笙节都吸引数万名群众、中外游客、媒体记者慕名而来。

芦笙节每年正月十五晚起堂,从正月十六开始至正月二十结束。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地的苗族男女,身着盛装,自发欢聚于舟溪甘囊香芦笙堂,以参与吹笙跳月、斗牛、斗鸟、赛苗歌等活动庆祝新年。年更是加入了篮球赛、象棋比赛等新鲜活动。

甘囊香芦笙会渊源:苗族始祖蚩尤在与炎*二帝的战争失败后,苗族被迫开始千年的漫漫西迁路。其中迁徙到舟溪的吴氏迷公在“养郜灵”下面建立鼓和芦笙坪,作为苗族男女社交娱乐的活动场所,后被朝廷破坏和禁止。为让地方青年人有社交场所,舟溪吴氏先祖决定在屯上村下面宽平的河沙滩建新芦笙堂,称为甘囊香芦笙堂。自吴氏先祖告乜主持芦笙会以来,舟溪年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告乜离世后,群众便推举告乜的直系裔孙主持每年的芦笙会,告奖、告累、告岛的裔孙协办,如此沿袭至今已有数百年。

2月20日14时,凯里市舟溪镇甘囊香芦笙堂,来自周边各村的20余支芦笙队欢聚一堂,姑娘们早已梳妆打扮好,小伙子也吹起了芦笙。

伴随着悠扬的芦笙乐曲,姑娘们踩着优美的舞步,共同祈福新春,欢度节日。

活动现场,身着盛装的苗族妇女、姑娘及孩童,按照高矮顺序,围着芦笙场形成一个圆圈,踩着芦笙曲的节拍,跳起芦笙舞,步子时而缓慢,时而激情,步子简单明快,却仪态万千。

每个队伍的舞姿看似大同小异,却各有风采。芦笙舞根据吹奏的曲目不同,舞姿也各不相同,有“改累”“改懂”“改把”和“改闹给恰”(音译)等20多种。站在外围,只听见芦笙阵阵、银饰碰撞,俨然歌舞天堂。

据悉,芦笙文化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由于芦笙舞步调轻盈、简单,更是苗家老少皆宜的一项活动,每到甘囊香芦笙节,舟溪镇及周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地聚集到芦笙堂,载歌载舞。

延伸阅读

1

有一片神秘的净土,古朴、纯净而自然。苗族的一个分支几经迁徙过后,最终在这里扎根,过着幸福而安定的生活,它唤作“甘囊香”。

“甘囊香”因神河、神地、神话“三神”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往之地。“甘囊香”是苗语的音译,意思是河流的下游,神仙汇聚的地方。“甘囊香”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群山环抱、奇石、岩洞鳞次栉比、形态万千;苗寨吊脚木屋错落有致,肥沃的田园层层叠叠;再约河、青山河穿境而过,古老神秘的中短裙苗族在这里演绎了璀璨的文化。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到正月二十,凯里市舟溪镇都会举行盛大的芦笙会。至今,“甘囊香”芦笙会已有余年的历史,是当地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苗族民间芦笙盛会,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甘囊香”不只是单一的芦笙节会,在苗家人眼里,它象征着幸福、安定而完满的生活。

“甘囊香”芦笙会前的农历正月十五晚,都要举行盛大而庄重的“起堂开节”仪式。相传舟溪吴氏先祖在屯上村下面宽平的河沙滩新建芦笙堂,称为“甘囊香“芦笙堂。

芦笙会当日,方圆百里的苗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参加芦笙歌舞比赛、斗牛、赛马、游方等活动,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新春的到来。

芦笙场上,千百支芦笙同时吹奏,这时戴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尽情地跳着芦笙舞。比较常见的是《祝嘎勒》,由三、五、七、九支大中小型芦笙,用同一曲调吹奏,并由芦笙头或芦笙手吹笙领舞,然后是穿盛装的姑娘、中年妇女、年迈老妪围圈牵手跟着跳,随着芦笙的曲调,操着统一的步伐,徐徐向前移动,场面蔚为壮观,吸引几万中外游客前来观看。

END

来源:龙文芳刘有姜吴映璇石成程

编审:杨勇

编辑:潘欣晨吴迪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1
查看完整版本: 凯里这个始于明朝的节日,正在进行中,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