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黔东南帮扶挂职的他,没来得及赶回杭见外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谢春晖通讯员陶晓兵彭爽

12月1日早上6点多,杭州钱塘新区在贵州凯里挂职的俞嘉辉,接到了妈妈打来的“嘉辉啊,你能不能请几天假回来一趟?你外婆走了……”

在挂职人员的宿舍里,俞嘉辉一个人呆了半个多小时。

早上7点多,在经过挂职单位领导同意后,俞嘉辉背着一个公文包就只身赶往凯里南高铁站,搭乘最早一班过路高铁往家赶。

昨天凯里降温了,高铁站台上很冷。

没能见外婆最后一面的遗憾,对外婆的想念歉疚,让这个男人泪奔。

1】出发帮扶挂职前,医院

俞嘉辉今年31岁,是杭州钱塘新区白杨街道伊萨卡社区的一名新社工,今年5月初才到社区。“刚到社区没多久,就接到有帮扶挂职的机会,我就报名了。”他说,报名前,他根本没想到外婆会突然病重。

6月中旬,正在俞嘉辉为出发前往凯里做各项准备时,外婆的帕金森综合症以及其他及基础疾病突然加重,医院。

那段时间,妈妈还跟他商量,能不能跟领导沟通一下,推迟前往凯里帮扶挂职的时间。

俞嘉辉想了想拒绝了,他说,不能因为私事耽误了整个帮扶挂职团队的工作进程。

6月28日,俞嘉辉出发前往贵州黔东南州凯里市。按照计划,他要在当地完成7个多月的帮扶挂职。

也就在那时候,家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外婆的病情有些许好转,回家静养了。“悬在胸口的大石头,放下来了一半。”俞嘉辉说,去挂职前,医院,探望了外婆。那时,外婆虽然已不太能说话,但看见宝贝外孙,嘴角总是上扬的。

2】他说外婆一直很支持他

“我觉得外婆肯定是支持我的工作的!”

俞嘉辉说,在凯里帮扶挂职期间,他回过3次家,一次是国庆假期,两次是因公事回杭州时匆匆回了下家。“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凯里当地的工作量特别大,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在挂职单位加班。”初到凯里时,他还想着,每一个半月抽个周末回趟家,但这个计划几乎没实现过。

没时间回家,也就没时间去探望外婆。俞嘉辉每次跟爸妈通电话,问得最多的就是外婆的情况。

国庆假期里,俞嘉辉在海宁老家陪了外婆几天。那时,外婆的情况不太好,吃不下饭,也基本不说话了。但只要,俞嘉辉在外婆床边讲讲小时候的往事,外婆还会点点头。

国庆假期结束后,俞嘉辉就再也没有回过杭州。他在凯里市委组织部挂职,日常工作特别忙,尤其是10月以后,一方面要为凯里脱贫攻坚准备各类数据材料,同时还要对接钱塘新区与凯里的东西部协作各项事务,另一方面,秋天到了丰收季,要跟着科室到困难户里帮忙收割稻谷。

昨天清早妈妈的那通电话,让俞嘉辉心里充满了遗憾和愧疚。“我小时候爸妈工作忙,算是外婆把我拉扯大的,可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12月2日,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俞嘉辉时,他正和家人在家料理外婆的后事。他说,明天或后天送外婆最后一程:“我相信,外婆是支持我的工作的。等帮扶挂职结束后,我再去好好祭奠外婆,陪她说说话。”

和小时新闻记者年龄相仿的俞嘉辉,给人一种特别靠谱和谦虚的印象。

钱塘新区在凯里挂职的东西部协作负责人*伟说,在凯里,俞嘉辉就是帮扶工作的得力干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很遗憾,他失去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长辈,但我们很敬佩他在帮扶挂职工作中的付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