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贵州省级展演在贵州省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的31个优秀广场舞团队齐聚贵阳一展舞姿。
据了解,此次展演作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新创编广场舞作品,或近年来创编的优秀广场舞作品。各地需采取划片指导、结对帮扶、公益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广场舞展演活动的指导力度。展演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层层发动,采取县、市、省逐级展演的方式开展。吸引了各地优秀广场舞团队参加,参与成员年龄应满18周岁,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每支团队不少于24人,不超过50人。
展演从7月持续至10月,分为六个阶段:宣传发动、县(市、区)级展演、市、州级展演、省级展演、北京集中展演、总结推广阶段,能广泛发动、鼓励群众参与到省市县甚至全国的活动中。来自省直(文化、体育)和省妇联各1支队伍,仁怀、同仁、黔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市等的全省各市(州)31支队伍参演。
当天的展演中,充满苗族风情的《银装苗娘》、带有彝族风情的《欢乐的火把》、展现国粹特色的《梨园花旦情》、颇具现代感的《爵士拉丁》、体现改革开放40年大变化的《时代变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精彩的展演,由组委会评选出仁怀市盐津街道代表队、贵州省文化馆风韵舞蹈队、兴义市文化馆尚舞艺术团等14支队伍获得贵州省级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展演节目中还将评出两支优秀广场舞团队,参加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北京集中展演活动。
拉丁舞展激情来自黔西南州的兴义市文化馆尚舞艺术团,平均年龄在62岁的队伍,在舞台上热情奔放地表演了一场拉丁舞盛宴。队长刑嫣明告诉记者,为了表演这一支《爵士拉丁》,这次一共选拔了60位舞蹈爱好者,6位男性,54位女性,训练了一个多月。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68岁,但在台上表演时依然精神抖擞。问及为何选择拉丁舞时,邢嫣明表示:拉丁舞虽然是国外的文化,但是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晓拉丁舞,喜爱拉丁舞。我们也是在接触了拉丁舞过后,感觉到更有自信了。
各行各业汇精英贵州省文化馆风韵舞蹈队建队已有9年,曾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演,还曾登上央视国庆精品舞蹈展演。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舞蹈爱好者,有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医生、*人等等。俗话说:听到芦笙响,脚底板就痒。队员们身着亮丽的民族服饰,舞动着芦笙,展现着苗族芦笙舞的激情与灵动。
贵州省文化馆风韵舞蹈队负责人、省文化馆舞蹈编导李青告诉记者,为了这次表演,专程走访到贵州各地,在节目保质保量的原则上有所创新。她说:将芦笙这件民族乐器融入了舞蹈中,变得更加灵动,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改编尝试;其次,这次我们在服装设计上采用了毕节地区的小花苗元素,头部、肩部、背部的饰品都是精心改良过的,既有新意又保留了原有的韵味。
老有所乐舞姿美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南明区文化馆代表队,由50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队员组合而成。该队展示的曲目《银装苗娘》,是她们的拿手曲目,曾经拿过贵州省第二届广场舞大赛第一名。音乐响起,她们立马变身为身着银装的苗族姑娘,展现苗族姑娘的欢快生活。她们多数是退休以后加入舞蹈队的,我从退休后,加入舞蹈队都6年了。队员吴晶说,她们都是有功底的年轻人。
由于接到通知太晚,在演出前,排练的时间只剩十多天。为了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此次的演出,在比赛前一天表演队员还在进行紧张的排练,一直持续到晚上的十二点;表演当天,我们凌晨3点就起来化妆,6点再继续进行赛前最后的排练。领队赵欣说。
最年轻的代表队第九个登台的为仁怀盐津街道代表队,队伍中共有33名参赛队员,全是由女生组成。这支队伍也是31支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队伍。我们队员最大的22岁,最小的18岁,都是盐津街道办的幼儿园老师。领队王小利说,为了这次的比赛,我们请别的老师帮忙代课,刻苦练习,就是为了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我们的特色。她们所表演的《盛世华彩》也因独具魅力的服饰与年轻队员的出色演出赢得场内的阵阵掌声。
阿姨变绝美花旦
在当天的展演中,以花旦扮相登场的阿姨们惊艳全场。黔东南三穗县文广局的阿姨们个个变身绝美花旦,她们曾在凯里广场舞比赛中取得二等奖。为了这次的比赛,他们艰苦排练一个月之久,在展演前还找了一块空地进行最后的排练。音乐响起,花旦款款万种风情,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参赛作品《梨园花旦情》是中国戏曲和第五套健身秧歌的结合体,把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中国民族文化加入到舞蹈中,做一名中国民族文化传承者。领队姜阿姨说。
展现40年大变迁音乐奏响,舞台上一束追光打在舞蹈演员身上,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变为有趣的舞蹈。音乐变换,脱去旧衣衫,80年代的摩登生活立即占据了舞台…随后,现代生活的便捷与幸福展现在眼前。这一只《时代变迁》的舞蹈,正是铜仁队为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所创作的舞蹈。
领队周阿姨说,从音乐到舞蹈的变化,就是这40年来,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道具,鱼篓、弯刀、锄头,都是从大家家里收集来的。吉他、录音机也是老物件了。周阿姨说,舞台上,一名演员背着的道具小孩儿,也是从一名队员家里借来小孙子。
《阿西里西》引共鸣
参赛的还有广场舞比赛中的老熟人毕节赫章队,她们的参赛作品《阿西里西》曾在年全国民族舞争霸赛中取得总冠*。这是一支带有彝族文化的年轻队伍,其中的很多舞蹈动作彝族老少都会。在彝语中阿西里西的意思是我们是好朋友,舞蹈老师把一些记实的动作舞台化,将《阿西里西》其中的寓意更优美地通过舞蹈展示出来。
梁俊鹏李云云宋良芳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杜立
责编侯川川
编审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