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路边野餐老婆孩子,大山和酒就是诗和 [复制链接]

1#

看完《路边野餐》从影院出来,整个人还黏在电影湿漉漉的南方盛夏里没回过神来,脱口而出的只有一句,毕赣这导演真是才华横溢啊!冷不丁就给观众来一个意料之外,给我的感觉就像电影插曲《突然的自我》里的那句歌词一样:我已习惯,你突然间的自我,挥挥洒洒,将自然看通透。

89年生的毕赣十五六岁就开始在QQ空间写诗,采访他的人说,他将是下一个贾樟柯,下一个侯孝贤,下一个塔可夫斯基等等,他说:二三十岁做的都是牛顿的工作,想去没电影抵达过的地方,我对做下一个谁都不感兴趣。

同我一起去看这部电影的是从老家新余骑摩托车到上海一路游玩的朋友,大家都叫他妖怪,他在新余经营着一家叫古老誓言的音乐书吧。他是我在新余创业时候认识的,我创业刚有点起色上电视上报纸那会,隔三差五都会冒出很多的朋友、发小和给我介绍对象的亲戚。

一年后公司倒闭,那些结交的朋友如炊烟般袅袅散开,然后消失不见。生意场上,没肉的硬骨头是最可怜的,狗不理。

但是妖怪不同,我记得我们初次见面就聊了很久,聊的东西也很纯粹,他跟我说他有一年去海南岛环湖骑行的故事,夏日里半夜睡在别人家门口,周围漆黑一片,晚上有个黑影朝他走来,他装作睡着的样子,等那人伸手去偷他怀中的包的时候,他猛地坐立起来朝小偷大声吼了一嗓子,小偷就跟*飞魄散似得一溜烟狂跑,最后好像反应过来了什么,朝妖怪的方向丢过来一个空的矿泉水瓶。

妖怪是个有意思的人,他的微博里每年都会写一遍同样一句话:你追逐名声,你将会失去灵*;你醉心于创作,你就会找到归宿。

在我看来,毕赣就是这样一个醉心在自己的电影王国里HIGH的不亦乐乎的导演,电影俨然一副“我反正玩开心了,才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的姿态。

《路边野餐》都是围绕着贵州凯里山区的一个乡村医生陈升展开,他同时也是个诗人,在电影中陈升有段很美的独白:

“我以前有个朋友,他和他老婆是在舞厅里认识的,后来他们结婚住在一个小房子里,小房子旁边有一条瀑布,瀑布声音蛮大,他们在家只跳舞,不讲话,因为说话听不到。”

电影中穿插了很多首陈升写的诗,这些诗细品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动,这两句我听完就钻进我的五脏六腑:

“夏天,人的酶很固执,灵*的酶像荷花。”

“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这些诗陪着陈升从凯里到荡麦到镇远直到时光逆转,对于内心充满诗意的人,即使少壮不努力,老大也必须尽欢。

所以在陈升在荡麦的那些时间,如梦如幻,老婆没有死,酒*没有疯,侄子卫卫长大了,和心爱的女孩兜兜转转感受着怦然心动,当初坐牢时候为老婆学会的《小茉莉》终于如愿在小镇的大街上,就着流行乐队的伴奏,当着众人的面为最爱的人唱一首歌:

“寄给她一份美梦,好让她不忘记我。”

太现实的人大都幻想单一,他们幻想升官发财打飞机;内心存有诗意的人不会抱怨眼前的生活是苟且,他们觉得老婆孩子,大山和酒就是诗和远方。

电影里的陈升仗义,通脱又潇洒,相对冯小刚饰演的北方老炮,这种南方的老炮儿更让我想与之为伍,他们更细腻温存。饰演陈升的是导演毕赣的小姑夫陈永忠,也在电影节的大银幕上看到了自己在《路边野餐》中的表演,“之前真的不明白在拍什么,这次看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没想到自己会哭。

《路边野餐》让我看到了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侯孝贤电影的影子,不知是不是地域的原因,侯孝贤的电影给我的感觉还是更加平和和安心。在《路边野餐》中骑摩托车的片段应该就是致敬《南国再见,南国》,最后陈升找到老大花和尚处找到侄子卫卫后,独立坐火车,火车过洞的场景和《恋恋风尘》类似,那都是我看过的火车过洞最美妙的画面。

关于这部《路边野餐》,能说得太多,第一遍看罢我给八分。细节到一碗粉毕赣也是花足了心思,很多看似晦涩的好电影都是在反复看罢发现某些细节妙处时才会豁然开朗,就像我们每天看时间,如果只是把它当闹钟,那时光真恐怖,如果四分钟的时间听一首《小茉莉》或者《告别》。

那就“我醉了,我的爱人,在你灯火辉煌的眼里,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过往文章

?一心栽在钱权色的土壤里开不出灿烂的花

?解忧杂货店

?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欺骗

?看电影能哭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大鱼海棠》:就像一篇阅读量为+的心灵鸡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