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隶属于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省设立镇远专区,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镇远专区,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州辖凯里市和*平、施秉、三穗、镇远、岑巩、天柱、锦屏、剑河、台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麻江、丹寨15个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7′20″-°5′24″;北纬25°19′20″-27°1′40″。境内东西宽千米,南北长千米,总面积07平方千米。自治州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7个民族,年末常住人口52.7万人,户籍人口.9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81.1%,其中苗族人口占4.0%,侗族人口占0.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西江,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之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全省1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西江苗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是了解和研究苗族干栏民居文化的最好去处。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制作具有极高水平。苗族银饰如大角银、小角银、银冠、银衣等的珍品大多出自西江。西江鼓藏节(苗年),闻名四海,小节年年有,大节1年一次,鼓藏节集中展现苗族的芦笙、铜鼓、银饰、服饰、挑花刺绣、婚嫁喜庆、斗牛、斗鸡、对歌、年饭等民族风情,是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平县飞云崖:飞云崖景区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距*平县城12公里,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黎平县堂安侗寨:堂安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古朴优美,为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的项目。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历史悠久,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黔东南老乡
扫描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