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福拿着他的“小本子”在村子里转,刚放学的孩子们都大声喊他“小刘书记”。村民们以前会恭敬地叫他“刘书记”,现在都改口叫“小刘”了。小刘不是棉花村本地人,而是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凯里供电局派驻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第一书记。
在棉花村,提起刘开福,不论是80岁的老人,还是上学的孩童都会竖起大拇指,侃侃而谈他的光辉事迹:他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积极为农产品出山找市场;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改造;号召村民积极接种新冠肺炎疫情疫苗;他组织村民开展唱歌跳舞比赛……带领全村在战“贫”战“疫”一线上抒写了新时代驻村干部的模范。
初春的早晨,棉花村,草木萌发,鸟语花香,乡间田野绿意盎然,进村的路弯弯绕绕,拧出曲折的“胳膊肘”弯儿,房子长在山坳里,住了几辈人,这是人们印象里穷得“叮当响”的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
近年来,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春风化雨下,棉花村脱贫人口全部清零,从一个干旱贫穷的苗寨,摇身变成了处处看到小洋房的美丽山村。
一路扶贫,写乡村答卷
年,刘开福作为凯里供电局年轻干部,选派到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任第一书记,工作地点要么是在田间地头,要么是在村民家,要么就是在跑县里争取项目的路上……,用实际行动推动着棉花村振兴发展。
棉花村,位于台江县台盘乡东北部,全村有4个自然寨,8个村民组,其中脱贫户户人,易地移民搬迁户76户人。
驻村之后,刘开福不分早晚,走访调研,为了尽快掌握村寨情况,多次协调省农科院专家到村实地考察,拿到棉花村土质、水质、气候等第一手基础资料,给下一步农业产业发展找准了方向。
产业发展,破振兴难题
“小刘书记来了,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大白菜的销路问题,而且也为农产品‘走出去’搭建了新窗口,实实在在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提起刘开福,村民们不由地连连称赞。
在他接任上一任第一书记手中的接力棒起,他结合棉花村土层薄,易干旱的实际,多方咨询和寻找资源,通过四个多月的走访动员,最终与村民达成紫薯、向日葵种植产业发展。目前,已有49户农户报名参与,参与土地面积80余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20余万斤。
“咱棉花村,再也不是那个靠天吃饭的穷地方了,现在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村民各个脸上喜滋滋,指指驻村工作组的办公室,“变化就是从驻村第一书记刘开福和他的组员来到咱村来的那一天开始的。”
从贫困村变身农业产业发展村,他的手机镜头里也装满了村民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刘开福说,美丽的云雾棉花就像一个是睡着了小孩,我来这儿就是要唤醒他。打造农村供销合作社平台销售基地,发展蚂蚱养殖、紫薯种植等特色产业,生鲜蚂蚱、紫薯酒等特色农产品有了销路,卖上了好价钱……越来越多的村民脸上露出笑容。刘开福把镜头对准了村民,“我要通过定格他们的表情,来记录村子的发展变化。”从年通过棉花村村级供销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营业收入累计达余万元。刘开福说,棉花村真的醒了,但才刚刚起步,村民们的笑容,还可以更灿烂。
整治环境,提乡村颜值
“以前村里破旧木房、土石房非常多,寨子里垃圾乱倒,村民没有讲究卫生的意识,但是,通过近几年来的卫生整治后,现在家家户户门前亮亮堂堂。”老组干王安齐说道。针对村寨乱搭乱建和环境卫生差乱脏等重点问题,刘开福带领村干部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逐步拆除影响村容的牛棚、鸡舍和厕所等建筑物,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目前已经拆除牛棚、鸡舍60余处,违章建筑多平方米,并在入村干道两旁种植山菊花米。
如今,走进棉花村,曾经的危旧破房变成了舒适美观的住房,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洋溢着乡村的恬静美好。
“现在村里的环境可一点不比城里差,日子越过越舒心,大家对乡村振兴更加有信心了。”对于村里人居环境的改变,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硬核担当,坚守防疫一线
“人员排查工作是重中之重,大家一定要不留死角、不漏一人。”3月13日,刘开福就开始跟村干部召开疫情防控布置会议,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工作流程,与村两委并肩作战,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
“老乡,我是咱们防疫工作小组的,请问最近您有没有外出过,有没有外出务工回家人员......”3月17日,刘开福与村干部沟通商量后,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建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通过“敲门行动”对辖区群众信息进行排查核实,并逐一做好台账登记,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老党员们辛苦了一天,让他们休息休息,我们来站好这班岗。”为加强各卡口的管理维护,刘开福和村干们开始了防疫接力,到村口设卡站岗并肩作战,加强卡口执勤。
大喇叭、贴通告、发单页......第一书记们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工作指南,为群众普及防疫知识,不断增强群众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为疫情防控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投身到战“贫”和战“疫”两线战役中,刘开福时常跟村民聊聊天,叮嘱他们认真防疫,扎实生产,将幸福的好日子奋斗出来。
通讯员张强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