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地收紧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少锦上添花多雪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文/观察者网李焕宇)

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会取消吗?

年,时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曾表示:“最终的目标肯定是不加分,但取消高考加分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尽管精准预测确实困难,但这一进程的推进速度确实是肉眼可见。今年2月4日,江苏省宣布自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3月29日,有少数民族人口全国第四多的贵州省宣布,未来5年内逐步取消民族自治地方外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仍有加分的地区最终加分分值也将削减至5分。而且考生本人要经户籍、学籍、实际连续就读经历“三统一”的严格审核。

观察者网梳理发现,自国家在年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来,已有多个省份陆续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年,黑龙江、辽宁、安徽、福建4个省份相继宣布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总的来看,各地政策调整有两大趋势:一、严格落实享受加分的考生3年完整户籍、3学年完整学籍以及连续3学年实际就读经历的“三统一”,打击各类“变更少数民族身份”、“高考移民”等“搭便车”行为;二、对加分适用范围进行精确到县、乡甚至村级的调整,确保能够让加分真正作用于存在较大教育差距的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初衷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但对于在教育水平相对发达区域就读的学生,他们在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又获得较高的加分。甚至还有学生为了高考加分而变更民族。这都不符合教育公平原则,不符合当前国家对普通高考加分政策的新要求。

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所说:“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

贵州、甘肃精调加分范围

相比于其他内地省份,拥有万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且总体呈现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的贵州省在此次调整中对两大趋势的体现最为充分。

年3月29日,贵州出台《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

首先,贵州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将加分区域分为三类,且区域内所有少数民族考生都要满足“三统一”条件:

一类包括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贵阳是贵州省省会,遵义是省内GDP第二高的地级市,仅次于贵阳。贵阳6个区、遵义2个区和安顺1个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在省内都处于第一梯队。观察者网查询发现,上述地区拥有着贵阳一中、贵阳实验三中、贵阳六中、安顺二中等贵州一流的教育资源,同加分政策弥补教育差距的初衷不符,因此也是全省最先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区域。年起就不再执行加分政策。

二类地区的典型代表如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都匀市,黔西南州兴义市,三地均为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州府,而本地都有省级重点高中,属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中已经不存在过大教育差距的地方。其余还包括贵阳、遵义下辖的其他县市等。因此是第二批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区域。

三类地区包括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所辖除各自州府外的其他县(市),民族自治县。剩下的这些地方才是真正意义上存在较大教育差距,需要加分政策扶持的地方。因此贵州保留了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加分:所有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年至年加15分;年至年加10分;年起加5分。

贵州最先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一类地区(高亮区域)

甘肃省的调整同样值得注意。

根据年6月发布的《甘肃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集中于省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两州五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据观察者网查询,“两州五县”中仅临夏中学在全省范围具有竞争力。区域整体较甘肃一线高中教育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此尚需要加分政策扶持。

不仅如此,从年高考开始,甘肃满足“三统一”的“两州五县”长居汉族考生和聚居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调整一致,加分分值统一为20分,适用于全国所有高校。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考生高考加分最终将在年取消。期间,符合加分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和长居汉族考生在-年须满足“三统一”的条件。

由此可见,甘肃省精调加分制度确实是从弥补区域教育差距出发,而非以单纯的民族身份为标准一刀切。

图片来源:甘肃省教育厅

年多地大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项目

多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项目在去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不仅有4省宣布在未来逐步取消加分,湖南、海南、广西等地对民族加分也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调整。

率先启动改革的是辽宁省。年1月,《辽宁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宣布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从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从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同时明确“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加分项目。从年高考起,“双语”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仅面向辽宁省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从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辽宁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文本

同年5月,黑龙江省印发《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宣布除户籍、学籍、实际就读情况能够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县)的高中实现“三统一”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外,其他已成为地方性加分项目的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将逐步在年高考取消。

《黑龙江日报》报道截图

9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召开了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第五次新闻发布会。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胡雨生称,自年起取消针对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项目。

、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安徽省省属高校招生。

10月,福建省下发《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宣布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期间,在19个民族乡,以及高山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仍享受少数民族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需有3年完整户籍、3学年完整学籍以及连续3学年实际就读经历的“三统一”。

《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文本

除了以上四省,还有其他地方在当年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进行了修改。

湖南省在7月发布《湖南省进一步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实施办法》,宣布除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全国性加分项目外,其他地方的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适用范围仅限省属高校,且将逐步削减并在年最终取消。

民族自治地方的加分政策也将逐步削减至10分,另外,考生需要在年后满足“三统一”条件才能享受加分政策。

《湖南省进一步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实施办法》文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在年2月和4月分别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考加分调整方案》和《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全方位削减了此前加分的具体数值,且在调整完成后,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均需要满足“三统一”的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考加分调整方案》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文本,各项加分数值相比于此前削减了2-5分

天津市也在同年发布《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规定自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天津市属高校时增加的5分投档。

对于在高中阶段,从“四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包括自治州(盟)、自治县(旗)等,转学到天津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面向本市所属高校投档时增加5分投档。

此次修改后,天津市对于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规定已经同北京看齐。

重庆市并未对其加分项目做出改动,不过在《重庆市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要求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考生从年普通高考开始,必须在高中阶段满足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并在户籍所在区县中学连续三年实际就读的“三统一”标准。

其他已完成的少数民族加分项目调整的地区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同年,教育部、国家民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要求各省(区、市)严格制定加分项目设立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不得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适用范围。

从各地的政策调整状况来看,除山西省(无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削减、取消大多开始于两份《意见》发布之后,其中以年最为密集。

陕西省在年发布《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取消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下延10分投档的规定。

同年,河北省发布《关于做好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优惠加分考生资格审查和公示工作的通知》,取消了此前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的规定,将范围缩小到宽城、丰宁、围场、青龙、大厂、孟村、滦平、隆化、平泉等9个民族自治县户籍且在本地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

浙江省在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中,将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范围从所有少数民族考生缩小到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乡(镇)、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且分值从10分降到5分。其他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从年起取消,期间的加分值一并缩减。

湖北省招生办在当年的高考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仅限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分别下辖的恩施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

广东省在、年两度调整了高考加分政策,不过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并未变动,即报考民族院校外的其他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

江苏省是两度调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年,江苏加分项从“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加10分,其他院校加3分”调整为,“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年,江苏省《关于印发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取消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江苏省属高校录取时加3分投档的地方性加分项目。

山东省则是一步到位。年,山东发布《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调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取消“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其高考成绩总分低于省属高校调档分数线5分之内的,可以向省属高校投档,由省属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的规定。

同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北京还将范围近一步限定到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据《北京日报》报道,新规实行后效果显著,当年享受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人数从年的人下降到年的4人,降幅达99.94%。

江西省则是在年加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之列。《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规定,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实行3年过渡期,即-年过渡期内加5分不变,自年开始不再加分。

“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

我国很早就实行了在大学录取中适当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11条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对于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下列学生:具有相当工作历史的革命干部、工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华侨学生应予以入学及学习的特别照顾。”

明确的高考照顾发生在6年后。《全国高等学校年暑期招生录取、分配办法》规定:“农民、工人、工农干部、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转业军人、复员建设军人、烈士子女、参加革命工作满三年的在职人员、华侨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学生,如其政治合格、健康合乎要求、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标准,当他们的高考分数比一般考生总分仅少20分左右的,可以优先录取。”

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科学发展极为滞后,文盲人口众多。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先天不足,起点很低。因此国家开展对落后民族地区及高考生的精准帮扶,保障少数民族能够与汉族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是非常必要的。

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在上课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是,随着少数民族同内地的人员交往日益密切,而且民族地区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简单的以民族为标准进行“一刀切”式的加分,已难以适应现状,还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伪造少数民族身份一事曝光后,更是将少数民族加分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杂志就曾发文称,加分的顶层设计是科学合理的,但问题最多的在于录取标准“一刀切”,未按区域或民族进行差别划定,导致加分政策在实施中产生新的不平等,真正需要帮扶的少数民族和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无法得到最大的政策优惠照顾。

在更早的年,《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一篇论文更尖锐地指出,诸如民族之类的身份归属并不能有效地把握或对应目前实际真正处于不利处境或地位以及被忽略的人群。

以当时的贵州省为例,随着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大力扶持和资助,贵州省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治州的首府城市与其它城市和地区相比,无论从人口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教育的水平来看,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已经很难再被划归到弱势群体之列。

贵州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航拍图视频截图

云南大学《思想战线》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评论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层和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我国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分布格局。一些核心城市的少数民族精英,其后裔在尽享核心城市优质资源的同时,还因其民族身份而坐享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性差别待遇。这不但违背了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初衷,而且也使得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无法真正惠及需要的边疆少数民族底层民众。

新时代呼唤新的政策。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次年,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写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里出现了关于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内容: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修订完善已有政策还是研究出台新的政策,要逐步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一般不应针对特定或单一民族,不应以民族划线、作标准,出台特殊的差别化政策。要避免出现民族之间的政策陡坡,防止相互攀比和产生新的矛盾,防止因政策导向人为制造隔阂、强化固化民族意识。      民族学生的高考加分政策,对于发达地区,由于民族交融充分、教育程度类同,可以考虑逐步减少加分,甚至取消。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差、中学教育质量不高的地区,除应大力改善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结构外,实行内高班、民族预科、高考加分等政策是为了使民族学生更好地接受现代教育、更好地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是必须坚持的民族政策。  

从此后的政策变动来看,无论是江苏、山东等省取消少数民族加分,还是大部分省份在调整时强调加分考试必须具备“三统一”的条件,都是对发达地区减少、取消加分,专门对教育质量不高地区大力改善教育质量和结构的体现。

在年,福建省有关部门在解读取消本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决定时,很好地回应了社会对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关切:

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高考加分照顾,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社会公平。对于到户籍地以外、教育水平相对发达区域就读的学生,既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又获得原户籍地较高的加分,或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就读学生,将户籍迁移到加分区域获得高加分,都不符合教育公平原则,不符合当前国家对普通高考加分政策的新要求。      年至年,对申请少数民族加分考生增加户籍、学籍、实际就读地“三统一”的条件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加分政策改革要“精准施策”的原则和“精准确定加分区域、群体条件”的要求,为了让普通高考加分政策真正惠及少数民族地区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确保我省普通高考加分政策更精准、更公平公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