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司法局创新建立了“”全业务集成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指挥中心“一个大脑”的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双调度,通过“一体化运行、集成化调度、信息化支撑、扁平化指挥”的“四化”运行机制助推法治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一体化运行,大部制统筹。为实现指挥功能聚焦,将局办公室、依法治州办秘书科、法治调研督查科等统一集中到局指挥中心,整合成6个功能区16个调度指挥工作席位,形成工作合力,关联全局业务,实行大部制统筹。其中依法治州席位具体负责全州法治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
二是集成化调度,全业务覆盖。为畅通信息处理和警令*令传达渠道,将法依法治州办、司法行*全业务工作聚焦到指挥中心。通过相关固定席位的统筹、调度、统计、研判和干预相关业务核心数据,形成“上面一条线,基层一根针”的工作格局,做到全业务的精准调度,不断提升法治和司法行*工作的协调指挥能力。
三是信息化支撑,促效率提升。为加强*法智能化建设,探索大数据与行*执法有机融合的“云上执法”新模式,实现对行*执法进行“云上监督”,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执法监督“凯里法治云”,对行*诉讼案件“即时感知、有效干预”,实现行*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案件办理、监督、诉讼程序全闭环、大循环,在年人大常委会审议中获“满意”评价,并获司法部、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四是扁平化指挥,一竿子到底。为打通基层司法行*工作与司法行*机关信息互通的“堵点”。指挥中心通过建立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村居法律顾问“钉钉”组织架构,通过“钉钉”语音和视频直接调度到县市司法局指挥中心、乡镇司法所、村居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和社区矫正对象等,实现“一竿子到底”。年,全州调解矛盾纠纷数同期提高61.71%,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对全州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可视化、立体化监管,无脱管漏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