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遗中国你可知道56个民族以外的未识别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45.html

众所皆知,地大物博的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各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与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千年的辉煌历史。殊不知,这各有千秋的民族中还存在着个别群体,他们没有自己的归属,挂靠在别的民族上,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使他们越显得特别。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未识别民族人口为,人。

艾努人

分布:新疆

划属:维吾尔族

人口:约1万人

艾努人(又称阿布达里人)的生活方式独特,他们祖祖辈辈从事手工业,同时以算命、看手相、治病、小商贩、巫术、割礼、乞讨为副业。由于从事的职业、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和其他民族不同,所以长期以来固守“女不嫁外族、男不娶外族”的婚姻习惯。

目前,艾努语(阿布达里语)只有成年男性在用;与女性或在外交谈时,使用维吾尔语。在家中,由于不需要保持说话秘密,所以不用维吾尔语。

克里雅人

分布:新疆

划属:维吾尔族

人口:约

克里雅人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克里雅河尾闾上,是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被人们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与蒙古族有渊源。当地*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自称克里雅人,恋土难移。

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依然不清楚,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新疆;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是克里雅人是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克里雅人的历史的确让人难以捉摸。

托茂人

分布:青海、内蒙古、新疆

划属:回族

人口:约人

在青海省祁连山下生活着一部分特殊的群体,他们头戴白色顶帽盖头,身穿蒙古服饰,信仰伊斯兰教,会说蒙语,汉语,藏语等的语言,人们称他们为托茂人。

托茂人是蒙古族后羿,简称蒙回。很早以前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几番周折后,定居在中国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三个地区。

古格人

分布:青海、云南、西藏

划属:回族、藏族

人口:约0人

据藏族文献记载,古格曾有“十万之众”,如今却只有寥寥几千人。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传说令古格人增添了几分神秘。后来,次仁加布指出了古格王朝消失的另一原因:侵略者拉达克人的牧业文明与古格原有的农业文明产生冲撞,古格人迁走,古格文明也逐渐褪色。经过几次战乱,当地18世纪前的藏族文献几乎找不到了,而上世纪初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一个老人带走一页历史,成千上万页的历史就这样走掉了。

曼咪人

分布:云南

划属:布朗族

人口:约人

曼咪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曼咪人的住房、服饰、宗教信仰、节日与傣族一样,由于与傣族长期交往,大人小孩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傣语。曼咪人,又叫大耳朵人,因为她们戴的耳环特别的重,把耳洞拉得很大。

昆格人

分布:云南

划属:布朗族

人口:人

相传,昆格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从我国内地一个叫做“纳库里”的地方经昆明方向迁徙而来。在迁徙过程中,大部分人渡过澜沧江到了泰国,小部分人肚子饿了在昆格山下的深涧里捉蟹充饥而耽搁了赶路。吃饱肚子后,查看前方族人砍芭蕉树留下的记号时,发现被砍的芭蕉树已经长出一尺多长,认为肯定追不上族人了,便留了下来。昆格人自称“忽”人,傣族因此称之为“空格”,即“遗留的人”之意。后来,“忽”人也就称自己为“昆格

八甲人

分布:云南

划属:傣族

人口:约1人

八甲人的住房为汉式平房,过去有自己的服饰,妇女包包头,穿对襟连身裙,后围围裙。男子穿对襟衣,头顶上结发结。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建有小庙,逢年过节要到庙里杀鸡献祖。八甲人死后行土葬,正常死亡者葬入公共墓地。八甲人的姓氏有捧、刀、李、罗、马等。八甲人过火把节、春节、七月半。

阿克人

分布:云南

划属:哈尼族

人口:约人

阿克人内部又分为“克木泐”(西双版纳土著)、克木老(老挝迁入)、克木交(越南迁入)三个群体。

阿克人的姓氏比较奇特、有趣,既有本民族姓氏,又有汉姓。通常情况下,阿克人实行父子连名制,即父亲的名作为儿女的姓。一个人的姓名由两个字组成,即一个姓、一个名,这种起名方式,与哈尼族完全相同。并且,阿克人也像哈尼人一样有着“资戈”(即念家谱)的习俗。每个成年人都能背诵自己的家谱、族谱,而且能做到一代不漏。

老品人

分布:云南

划属:傣族

人口:人

老品人自称“老品”,也称“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语言,如吃饭为“唐扎”,房屋为“拥”,能讲流利的傣语。

老品人住房为汉式平房。信仰原始宗教,有庙宇、无神像,每年全寨要举行一次祭山神活动。

老缅人

分布:云南

划属:拉祜族

人口:约人

老缅人和缅族无关,老缅人作为一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国的边界区域。中国境内主要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

自嘉庆元年到光绪二十九年间,“拉祜族先民先后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反对土司、官府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起义斗争,老缅人积极参加了拉祜族人民的起义行列,共同打击清*。

起义失败后,又共同遭受清*的残酷镇压。家园被毁,老缅人和拉祜族一起逃生,进入今澜沧、孟连、勐海等地区,仍与拉祜族人民生活在一起。

毕苏人

分布:云南

划属:拉祜族(其中勐海毕苏人未识别)

人口:约人

毕苏人也是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一带。人居住分散,各地的毕苏人与不同的民族混杂而居,处于其他语言的包围之中,因此绝大多数都是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双语使用者。

木佬人

分布:贵州

划属:仫佬族

人口:约3万人

历史上有过“木老”、“木佬”、“狇狫”、“木僚”、“狇獠”、“狇寮”、“狇狫苗”等称呼。

据历史文献,过去贵州省的西部如水城、大方等地也有木佬人的分布。如今木佬人居住在贵州东南的麻江、*平、福泉、都匀、凯里、瓮安、福泉等地,人口有3万多。

菜族人

分布:贵州

划属:汉族

人口:约人

菜族为未识别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山区一带。统计的有32户,人。通用汉语。身份证多填成汉族。活动地域,也是今天菜族的聚居地区。据此部分专家推测菜族为这些古人类的后代。

蔡家人

分布:贵州、云南

划属:未识别

人口:约4万人

蔡家人具有单一独特的语言(蔡语);有独特的工艺(如祖传的擀毡、种痘);婚丧礼节与其它民族不同,民族习惯还保留得比较完整。

长久以来,蔡家人的民族身份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化。这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存在与外界文化交流上的障碍:“蔡家人”作为最早被流放“南徼”(指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以及后来无数次民族间的生存争斗中,历来是被欺压的对象,以至于大多生存在深山野岭,接触现代文明的时间较晚,在加上自然条件的限制,直到如今,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大多数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