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9月19日,由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府主办,中共凯里市委、凯里市人民*府、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的黔东南州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凯里正式拉开帷幕。大会期间,主要举办有全州旅游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旅游企业招商恳谈、旅游交易洽谈、文化旅游产业扶贫观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蜡染展示(钱仕豪摄)苗侗风情园内的医药公司(钱仕豪摄)
观摩团分成两组,重点观摩了凯里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嘎醉河风情街、云谷田园、民族文化园等五个观摩点,通过老景区呈现新看点、新亮点、新模式的方式总结和展示乡村旅游、康养基地、特色民宿、美食街区、非遗街区等业态扶贫模式,呈现黔东南州打造中国特色苗侗医药康养体验基地的成果。
大美凯里——苏志平摄
各观摩点简介
凯里苗侗风情园
位于凯里市区,国家AAA级景区,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共建有苗侗特色建筑栋,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贵州健康养生产业省级示范基地”等称号。
凯里苗侗风情园以康养旅游作为主导业态,分为文养、医养、医养、医养、住养、食养、动养、观养共8个街区,其中:文养区汇集民族蜡染、手工艺品、银饰刺绣等82家文化旅游文创企业;医养区汇集苗侗药材交易市场,有94个固定和多个活动摊位;苗侗医药医馆街区,入住苗侗医馆、医药公司、养生馆、康养中心、医药养生城等54户;住养区涵盖中高档及民宿酒店8家,客房数间,床位数张;食养区汇聚各地美食企业39家,美味涵盖“苗家酸汤鱼”、“香牛香羊瘪”等“凯里十八菜”;动养区举办“寻找贵州”定向越野挑战赛、“中国梦·少年行”青少年定向户外运动大赛、登山大赛、自行车赛等各项体育竞赛活动;观养区可远眺香炉山,近看凯里城,俯瞰风情园。
凯里下司古镇
位于凯里经济开发区,国家AAAA级景区。嘉庆13年(公元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古戏台,古居民、古巷道。冠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世界名犬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龙舟冠*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之一,也是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下司酸汤鱼是黔东南州的四大名菜之一,扬名省内外。
下司古镇古镇韵味.下司.韦明海水运下司丁新成
-1-5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在下司录制-夏毅元
旅游发展带动劳动就业。李显波摄
云谷田园
位于凯里市舟溪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投资6.14亿元,计划占地面积亩,打造集精品果蔬生产、农耕体验、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多种业态融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示范综合体。先后被授予贵州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科技部颁发的贵州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等多项荣誉。园区一期项目占地亩,除热带雨林水世界还在建设中外,台湾现代精品农业生产示范区、有机生态餐厅、袋底洞温泉主题屋、云谷汤泉酒店、滨河商业街、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等业态已建成。逐步建成集精品果蔬生产、农耕体验、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休闲康养、文化娱乐、生态环保、商业购物、产品加工销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并与嘎醉河风情小镇、舟南大坝百香果、青曼苗寨、石桥造纸等周边旅游景区联动,成为我市极具发展优势的乡村旅游产业带。
舟溪云谷田园全景苏志平摄嘎醉河风情街,苏志平摄
嘎醉河风情街
位于凯里市舟溪镇,用地面积平米,总建筑面积.11平米。整体规划以5公里长的云谷香溪(嘎醉河)为景观中轴,沿河两岸由南至北依次分布民俗文化体验、鼓楼酒店、银帽剧场、酒吧街、花园洋房等,业态涵盖田野休闲、文化展示、主题商业、特色餐饮、娱乐演出、民宿酒店等,是以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国际慢时光度假综合体。距离凯里城区约13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靠凯里南高速出入口。形成了集飞机、高速、高铁、市*干道、景区等为一体的1小时旅游*金圈。(距离主城区15分钟车程,10分钟达高铁南站,40分钟达西江苗寨,50分钟达*平机场)整个项目依托凯里当地特色的区域环境和舒适怡人的气候,以“自然生态”和“民族特色”为基底,植入与度假休闲紧密联系的特色经济产业,建成“河-野-文-商-闲”一体化的休闲度假小镇,用山水人文,描绘出的一个喧嚣尘世的归隐地,一个“慢时光”度假的乌托邦。
嘎醉河风情街苏志平摄
农文旅综合体促乡村振兴。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村民在观光田园里劳作。蔡兴文摄
民族文化园
位于凯里市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紧邻G国道、与沪昆高速公路西出口为邻,距凯里市区行*中心4.7公里,仅8分钟车程;距离沪昆高铁凯里南站9.1公里,距离4A级景区云谷田园12.2公里,距离下司古镇16.1公里,与凯里香炉山景区相距13.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景区规划总面积为0.平方公里,以大型苗侗风情舞台秀《银·秀》及凯里非遗文物展示馆为核心,浓缩了黔东南山水、民族、建筑、节庆、非遗等文化的精髓,观赏游憩价值很高。《银·秀》是一场以梦幻歌舞秀为主的大型现代室内舞台剧,全剧由13个节目构成,分为五个篇章。将音乐、舞蹈、杂技、演唱等演艺形式有机结合,创造出震撼的艺术表现力和超视觉的感官体验。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近年来,凯里市实现了从单一的景区景点建设向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紧密围绕省、州上级部门旅游工作部署,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康养旅游城市的创建目标,按照“一座城就是一个景区”的思路,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旅游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转变,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优化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创新多形式、多业态、多元化展示+商业模式,发展康养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重点对此次旅发大会观摩点下司古镇、云谷田园等6个景区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高标准推进嘎醉河风情小镇、民族风情园等旅游景区建设,形成高等级景区集群;投资9.8亿元实施了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推进产城景同步发展,旅游持续
井喷”。年以来,凯里市接待游客.07万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同比增12.06%。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4.84%、24.51%。
乡村旅游
同时,凯里市通过深度实施旅游产业发展“十一项工程”,推进旅游与康养、文化、工业、农业等深度融合,形成“旅游+”跨界产品体系。“旅游+康养”,建成苗侗医药一条街、云溪汤泉等旅游康养业态;“旅游+文化”,打造《银秀》大型旅游演艺剧目,深挖酸汤和斗牛文化,成功打造“中国酸汤美食之都”、“东方斗牛城”文化品牌,推出“凯里十八菜”特色餐饮;“旅游+农业”,推出了“凯里十景”,建成云谷田园、“桃李荷田·生态络棉”等“农文旅”综合体;旅游+工业,建成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打造凯缘春、玉梦等一批知名民族企业;旅游+扶贫,推进旅游扶贫9项工程,年以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余人脱贫。
作者:吴如贵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