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桃李尽芬芳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成绩斐然速记
特约记者赵龙发李代银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始建于年,前身为国营华联无线电器材厂子弟中学,是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年7月正式移交地方*府统一管理,并更名为“凯里市第十二中学”。该校学生多数来自周边苗、侗地区进城务工的子女,学校积极谋划“培优辅差、家校共育、用心陪伴、感情留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精准构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愿景,年中考成绩创新高,成为学生家长最信任的一所郊区中学。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教师团队精神
师生努力培优辅差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现有在校生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92%以上,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81%。由于学校离市区中心约4公里,交通不便,务工家庭流动性大,学生异动情况较为突出。为落实《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进得来,稳得住,有提高”的学校发展理念,试行“培优辅差,1+X结对”育人方法,从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把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认真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优化整合团队资源,特别是在推进教师与学生的“1+X”结对帮扶模式工作中,结对帮扶教师积极创新交心谈心、入户家访、学习陪伴等方式,实施早融入、定计划、展个性、能持久的结对帮扶措施,让真情陪伴,师生共同成长,见证了校园就是家的师生生活。
届毕业班学生家长自发赠送学校和教师锦旗
课题研究乐教乐学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德育工作整体规划,积极构建“家校社区”共同体。该校申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综合研究》课题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该课题的研究不仅细化学生管理的常规工作,还创新了德育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创建一生一档,涵盖学生户籍、住址、是否建档立卡户、是否残疾单亲重组家庭等一系列信息,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结对帮扶教师作出正确研判,制定具体的个性培养计划,按照“三年三步骤”(即七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八年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九年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一月一主题”德育实施方案,并通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八德”(“立志、孝亲、尊师、友学、谨行、诚信、仁爱、守法”)及“一校三风”(校训:育人为本立德为先;校风:文明和谐乐教乐学;教风:爱生敬业严谨创新;学风:勤学善思广智达仁。)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断把课题研究工作引向纵深发展,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积极风尚,荡漾在生机勃勃的校园,彰显学校“乐教乐学”新理念。
届毕业班学生自发赠送学校教师锦旗
用心陪伴感情留人
在坚持“立德树人”这条路上,凯里十二中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届的学霸龙之烨同学,家住凯里开发区,本可以转学就近入学,因舍不得离开的是十二中的老师和同学,每天往返学校路程达50余公里,克服学校无宿舍困难,每天赶17路首趟公交车进城换乘10路,然后步行10多分钟才到学校。三年来风雨无阻,在班主任姜宗倩的真情陪伴下,实现了个人的人生逆转,学习成绩从刚入校的中下等到年中考成绩跃升为凯里市前列,学生在这里终于圆了高中梦;该校吴明海同学无户籍信息,因病需要治疗不能入院,经该校教师李代银协调相关部门,不仅帮助该生办理户籍和身份证,还帮助生病学生办理了入院治疗及报销手续,当吴明海及其哥哥吴明静期盼已久的身份证和医疗卡等证件送达家长手中时,家长不胜感激,脸上挂满了微笑;单亲家庭潘彦秀、潘建屹几次到了失学边缘,年初,学校得知其单亲监护人已故,教师群策群力,千方百计与该生进行思想沟通,积极协调当地相关部门,因学校无住宿条件,两姊妹依依不舍返回原籍*平三中和重安中学继续就读。
学校教师不畏严寒为孤儿中学生文林美送去温暖
近年来,在凯里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坚持“用心陪伴,感情留人”的管理模式,赢得家长的信任,年7月,九(2)、九(4)等毕业班家长委会分别为学校和科任教师送来“家长信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良师益友”和“师恩情似海倾心暖春华”等锦旗。在年中考统考中,教学成绩跃升全市32所中学前三位。该校先后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和“精品课题一等奖”、“市级法治示范学校”、“市级无烟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州级文明校园”、“市级先进教育集体”、“市级优秀家长学校”。该校创新工作取得了实效,进一步推动了进城务工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发展,助力凯里市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