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铁路工人到演员,最具最具匠人精神的艺人 [复制链接]

1#

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四川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瑞典名剧《朱丽小姐》在这里上演,演员张国立扮演剧中的男仆“让”。演出结束后,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走上舞台和全体演职人员见面,他走到张国立身边,递给他一张剧情说明书,曹禺在上面写了一句话:“你所扮演的‘让’是异常成功的,观众将会长久记得你精湛的演技。第二天,在曹禺先生的邀请下,张国立又来到先生位于木樨地的家中,听他讲F人性,讲艺术家应有的艺德……·临走,先生将前一晚睡不着觉时写的一幅字送给张国立:“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整个谈话虽然没有涉及表演,却是我听的最好的一堂表演理论课。时间过了那么久,那次谈话依然像一把尺子一样,让我时时自省。”回忆往事,张国立如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后来,因为对“让”这一角色的出色演绎,张国立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他从事演员生涯以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奖项。那一年,张国立32岁。30年过去,张国立又一次和曹禺先生有了交集——在读信节目《见字如面》中,他手捧一封年曹禺回给黄永玉先生的信,一字一句,不紧不慢地读了起来:“…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

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黄永玉先生看到这段“点蓝”。因为点蓝上色要求严格,来不得半点松懈,有一次他不小心手一抖,出现了一点小瑕疵,他满脸心痛,连连喊道:“天哪!多费劲呐!”老艺术家太用心!,”““跟着三叔(张国立粉丝对他的昵称)真长见识。”“国立大叔告诉你总有些东西在浮躁生活里让你安身立命个弹幕出现在《非凡匠心》视频节目上,发布弹幕的很多人是这档节目以及张国立的“铁粉”,跟着张国立从焗瓷、旗袍、琉璃、扎狮子、编钟、竹编等传统工艺一路下来,完完整整上了一堂国宝级技艺和“匠心”的传亻统文化课。

“一开始是哈文找到我,说是有一档文化类节目,要我带着朋友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一听就非常喜欢。”张国立说,在了解到这一节目实际上是寻访中国瑰宝级文化与技艺、和老匠人一起体验传统技艺之后,他的热情更高了,“比我想象得要更有意义,整个节目完成了挖掘、再现、传承和保护的过程,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感兴趣。”为了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每一次体验前张国立都不会去刻意准备,这使得他每次现场都需要极其认真地去学习一些陌生的东西。“正因为此,让我对每一位匠人、每一道工艺都印象深刻。

他跟记者讲到木雕师傅王金生,这位90岁的老人和木头打了74年交道,创作过《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图》等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作品。那期节目中,张国立拉着王老的手问:“70多年都在做一件事儿,您有没有觉得这件事情不想做了?对方回答:“没有,每次我拿着木头雕刻的时候,闻到那种香气,我的内心一直在和木头说话。”“你能感觉到他在做这件事时,内心是快乐的。”张国立说,“匠心是什么?匠心就是横跨几十年择一事爱一生,永远都认认真真地,排除外面一切喧嚣,把它做到最好,做到自己最满意。”

“您这一生择的‘一事’是什么?”记者问。演戏。”张国立答道,停顿了一下又说:“我就在这个行当上坚持吧,其他的都没做好。”从铁路工人到演张国立觉得自己走上艺术的道路是一种必然。15岁那年,在父亲的安排下张国立来到贵州凯里当铁路工人,扛着风枪去开山洞、打隧道。天清晨,他推着一车石渣出山洞,陡然看到太阳如血,映在空旷的天边,飘荡的云彩一点点将太阳牵起,生机无限。那一瞬间,他呆住了,突然想哭,于是停下车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他在心中对自己说:不行,我得去千点别的。

在铁路一线工作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普通话说得好”,张国立被铁道部成都第二工程局文工团工地战宣队的指导员相中,成了一名报幕员。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都在排演8个样板戏,张国立所在的文工团也不例外。每到排练时张国立就躲在舞台的一角观看。有一天,一个主演因为胃疼而无法再演,他就站出来说“我可以”。这次成功救场之后,他成了团里能够担当大戏的演员之张国立拍的第一部电影是《开山的人》(年),讲述年被错误路线下马的紫云山隧道工程重新启动的故事。

“胶片机一转起来,‘嗒嗒’地响,在我听来,摄像机运行的声音太悦耳了。”尽管只是演了一个群众演员,但这次经历让张国立体会到了演戏的乐趣所在。他开始专注和学习起表演这门艺术,前前后后演了一些戏,虽没大反响,但在四川也算小有名气。年,儿子张默出生的第二天,医院接到米家山导演的电话,请他出演电视剧《弯弯的石径》,一番纠结之后他还是去了。该剧后来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奖牌是镀了金的一块铝牌子,一个飞天的图案,现在还在呢。”同一年,由于成都铁路文工团被撤销,张国立调到四川人艺。

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排戏演戏,对戏剧表演的理解,也开始从表面深入至了肌肤、骨血,直至心底。年,因为爱情,张国立追随邓婕来到北开始基本没有戏可拍,但他并没有停下来拍广告、拍MTV,还被拉去为电影做方言配音这期间,他还跟着米家山导演学导戏,从副导演到执行导演,再到联合导演,锻炼了好几年6年,《宰相刘罗锅》找到他。这部戏在各大电视台掀起收视热潮,红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人人争说。剧中他饰演的乾隆留两撇小胡子,手持折扇,风度翩翩。正是这部戏,让观众认识皇上”张国立,也让更多的戏找上了他。

后来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将张国立的演艺事业推向高潮。当时,每晚8点半电视一打开,几乎每个台都有张国立的身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