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能预警又是一部深夜轻易不能打开的纪录 [复制链接]

1#
刘云涛 https://m.39.net/pf/a_5882662.html

最近,又有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悄悄上线,并被大家奉为晚上绝对不能打开的美食诱惑——《早餐中国》

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吃得比较快的一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大家也都听过。

所以,早餐是马马虎虎对付过去,还是美滋滋吃一顿,是有质的差别的。

《早餐中国》里的一餐餐,谈不上多高贵精致,但是绝对每一集都会让你感慨大饱眼福

从西南的酸辣口味,到清新的潮汕早餐,再到粗犷的西北早餐,还有带着异域风情的南洋早餐……

不过,这部暖胃挠心(挠心主要是针对深夜观看人群而言)的美食纪录片

却也让各位困在格子间的青年们对着每天便利店买来的干巴巴早餐暗自慨叹:什么时候才可以不急不赶地坐着吃好一顿早餐!

《早餐中国》第一集,讲的是湖南长沙的肉丝粉

一个嗦字,尽显湖南米粉精髓

站着嗦,坐着嗦,老人嗦,孩子嗦,早晨嗦,中午嗦……地道的弗兰口音都奔着那一碗碗粉去!

大骨原汤,肉丝码子,还有有味道的配料小菜,学义面粉店的粉和面(尤其是粉),真的太招人爱!

第二集,还是粉,不过是贵州凯里的酸汤粉。主料同样都是粉,却和第一集的粉有所不同。

汤底是特别的酸熬制的,蘸水也是加了番茄酱和青椒酱的秘制蘸水。(老板真的超实诚,汤底和蘸水的秘方都公布出去了)

除了肉丝粉、酸汤粉,还有贵州台江的羊瘪粉(吃货应该都懂羊瘪是啥吧,很特别很有味!)

贵州贵阳的素粉,湖南郴州的鱼粉,

如果你还没有爱上粉,没关系;还有汤!

汤,也有很多种!

从广东汕头滋补养生的熬夜“神汤”猪血汤,到陕西西安的杂肝汤,福建的客家牛杂汤……

各种扎实的点心,也是早餐的中坚力量,可劲招呼,绝对管饱。

福建福安的水煎包,湖南长沙的猪油渣烧麦,海南配着老爸茶的大包,台北的筒仔米糕……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早餐中国》第一季已经播过大半,摄制组好像一直流连南方,西南的酸辣,东南的清爽,偶尔涉足下西北,其他地区的早餐还没有露面。希望第二季的时候,能更大维度地展现全中国各地的特色早餐!

除了内容丰富之外,《早餐中国》里也有不少贴合当下流行的元素。

比如时不时来一段鬼畜的BGM或动作,真的很讨年轻观众的欢心

而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时刻,曾经的流行歌曲响起,配的画面又是市井气十足的街头

有人在买菜,有人在修面,有人急匆匆地走着,有人气定神闲地坐着,有老人带孩子,有简单的互动……

就像每集结尾打出的slogan一样,“只要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

换言之,即使是在异乡的人,如果能吃到热乎乎的早餐,在暖胃的同时也算半个胃回到了家乡吧。

《早餐中国》的讨巧之处,在于它每集的时长设定和早餐的奥义一样,短却丰富。

每集五分钟,像早餐一样简便快捷;早饭拍得好,观众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总共35集,每集五分钟的超轻体量,以形式呼应主题,可以说是很巧妙了。而在这短短五分钟里,有早餐的制作流程,也有食客的体验感受

主创还细心地在每集都标注了一个小地图,方便外地食客去寻找美食

而时下这类体量小的美食纪录片也有不少,也都走红网络,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风味原产地·潮汕》和《人生一串》

前者延续了《舌尖上的中国》的风格,镜头稳,画面精细,把市井拍出质感;

而后者,则对准国人喜欢的烧烤,带着剑走偏锋的视角,拍出夜的神秘和诱人。

虽然也有观众对《早餐中国》结尾每集一歌的设定有所质疑,认为略显刻意,但用每集的歌却跟每集的主题有所呼应,热情满满的家族店,相依相偎的夫妻店,烟火气十足的街头,都流动着陌陌的人情。

一朝一食,打卡幸福,我想《早餐中国》已经唤起了观众内心对幸福感和归属感的渴求。与其熬着夜看美食纪录片,不如一起早起,打卡早餐,暖胃暖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