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凯里最后的夜晚,我吃到了路边野餐澎湃新 [复制链接]

1#
云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4.html

“现在大家老看我拍凯里、拍贵州,出了贵州就不会拍电影吗?我觉得很有可能。我去其他地方拍,也会把那些地方拍成凯里,而且你们去了凯里,就会知道,凯里并不是我电影当中的那个样子,它是被塑造起来的一个精神的地带。”年仅29岁,仅凭两部作品已荣誉满身的青年导演毕赣

在一次采访中说。

由毕赣执导,黄觉、汤唯主演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于12月31日在大陆上映,电影中仍然会出现很多凯里元素。而凯里,也将迎来更多对这里感兴趣的影迷和游客。

在第一部和凯里有关的电影《路边野餐》中,毕赣虚构了一个地名“荡麦”图为电影海报

毕赣和他的凯里布鲁斯

凯里不仅是毕赣的老家、他两部电影的取景地,同时,也是毕赣电影体系中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地理标签。

年,《路边野餐》上映,并获得台湾金马最佳新导演奖。正是通过这部电影,毕赣把自己的家乡贵州凯里,拉进公众视野。

《路边野餐》的英文名叫“KailiBlues”,直译为“凯里蓝调”。电影中弯曲的山路、潮湿的氛围以及难懂的贵州方言,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热爱家乡的导演甚至在电影中为凯里打起硬广,在那个著名的40分钟长镜头里,他让想当导游的洋洋在镜头前一遍遍地背诵凯里导游词。电影中出现过的那些场景如防空洞、诊所、台球室、歌舞厅、小酒馆,散落在凯里市区各处,有时不经意间就能遇到。有一次,我在凯里火车站附近,经过一座桥边,看到一处瀑布边的房子,想起来,那正是电影里主人公陈升和他妻子住过的地方。

今年,毕赣带着他的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相继在戛纳和台湾金马亮相并引起轰动。这部电影仍然在贵州凯里取景拍摄,故事围绕着一个“凯里杀手”展开,电影海报上,黄觉身后的街道正是凯里的夜市。

《地球最后的夜晚》海报

老街文化

踏上黔东南的旅行者,大都是从凯里开始的。

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凯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旅行目的地。一般人们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去著名景点“西江千户苗寨”,顺道品尝下酸汤鱼。凯里是来黔东南旅游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因为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建设,从凯里去州内的任何县市都很方便。

与毕赣电影中所营造出的那个破旧的,梦幻般的小镇气息不同,真实的凯里早已是个比较现代化的城市,它和我去过的其它三四线城市,看起来有着某种共同的复制感,除了一点:这里山比较多,一些房子不得以只能往山上建。

凯里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带的

苗岭山麓

。这一带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因此称为苗岭,而凯里则有“苗岭明珠”之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为苗族。作为黔东南自治州的州府,贵州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凯里也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今年刚过完建州62周年的生日。

建州之前,凯里只是个隶属于炉山县的小镇。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原本的州府位于镇远,但镇远因为地理位置因素,不能扩大发展。综合考虑,年,州府正式迁往凯里,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现代化的凯里城。

凯里市景

凯里市区并没有什么旅游景点,如果非要算的话,大概就只有位于市中心的“

凯里民族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对黔东南的人文地理及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民族博物馆附近还有一座“

民族体育馆

”,是一座集合了鼓楼、风雨桥等建筑特点的体育场。

尽管凯里已高楼林立,但是这里不缺市井气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凯里最大的魅力,也许就是混杂着苗、侗、汉方言的街头,和身着各式少数民族服装的“移民”。

凯里是一座移民城市,本地人在这里只是少数。很多人刚刚从农村搬来凯里,生活在移民安置房里,努力适应城市化的生活。这里有比其他城市更多的挑着扁担行走的流动摊贩,他们大多聚集在老街一带。

从大阁山隧道出来,有个

大十字

。在贵州,凡是叫“大十字”的地方,意味着城市中心。离大十字一条马路之隔的小十字,就是过去凯里南门的所在。

以小十字上面的大阁广场为界,东边是东门街,西边为西门街,全长两千多米。东西两边各夹杂着几条狭窄的街巷,也正是这一带,孕育着“

凯老街

”(凯里老街的当地叫法)文化和市井风情。

西门街的尽头是苗都客运站,东门街的尽头是凯运司。我总是从老街的这头走到那一头。毕赣电影中的凯里,只有在这条街上才能找到对应。

凯里“一商场”是老街的地标

广场上烤火的老人告诉我,凯里还没有小十字和大十字的时候,就这一条老街。大家习惯叫“凯老街”。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街道日渐增多。老街显破落了,成了城中村。

凯里的地标“

一商场

”,与东门街相连,也是最具生活气息的综合市场。这里卖的很多东西,商场、超市里买不到。从一商场进去,穿过热闹的菜市场,往左拐,来到一条百米长,卖竹木制品的老街。整条街上都是手工制作的竹编工艺品,有箩篼、背篓、鱼篓、镰刀篓、鸟笼、斗笠、竹篮、簸箕,应有尽有。

沿着竹编店铺往下走,来到“

苗服街

”。这里一排排的服装店,卖的是周边各县少数民族服装和配饰。黔东南每个地区的民族服装都不相同,极有辨识度。来这里的次数多了后,我逐渐能够区分哪些是凯里的样式,哪些是周围雷山、台江、黄平等县的款式。

在苗服街旁边的

苗银市场

,可以看到各式精美的银饰,也可以观看银匠们制作银饰。这些银匠大多来自雷山的控拜。苗银是苗族、侗族重要的首饰及婚嫁用品。当地人要为女儿置办嫁妆,都会来老街定制银饰。

东门街

以苗族服装和各式手工艺品为主,西门街上有很多家庭旅社和私人诊所。这一带是凯里苗医诊所最集中的地方。苗医的知识和医术一般来自家传,大多从小跟着父辈上山采药,年轻时做游医,有了一些名声后便离开村庄,在城市开诊所并扎根下来。

东门街的竹编市场上,正在编制竹筐的革家人

凯里老街最热闹的日子是它的赶集日(赶场天)。过去每到周日,凯里周边的少数民族就会背着箩筐,挑着扁担来老街上赶集,卖一些土特产和手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赶集文化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冲突,今年6月17日,凯里的城管部门下发整治通告,如今,凯里老街的周日已不再允许摆摊。

西门街上的苗医诊所

尽管老街已经看不到赶集,不过在十五公里外的

舟溪镇

,每周仍可以看到热闹的赶集场面。舟溪最热闹的节日是每年正月十六期间举行的的芦笙节,这可是黔东南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的芦笙聚会。届时,凯里周围的数万名苗民都会来此欢聚,要跳好几天芦笙,青年男女们,则可以借此时机寻觅意中人。

在电影《路边野餐》中,芦笙是重要的线索。片中的男主人公陈升从凯里去镇远的路上,因为寻找苗族芦笙艺人,经过“荡麦”。电影中长达四十分钟的长镜头,就此展开。

“荡麦”是导演虚构的地名。这个长镜头的拍摄地,就在凯里市

大风洞乡平良村

。这里原本是个寂寂无闻的小村庄,《路边野餐》上映之后,平良村成了一部分影迷的打卡地,每天都有若干因为电影而找过来的游客。当年参与电影拍摄的村民,甚至做起了导游工作。

凯里西南二十公里外的“

下司古镇

”虽小却精致,过去是黔东南地区与贵阳商贸往来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水运繁荣的年月,造就了下司码头文化的兴起。古镇街道两旁至今保存着各式商铺、会馆,除贵州特有的苗侗风格的建筑外,还有广东会馆、福建会馆、江南院落、徽派建筑、民国建筑、西洋建筑等,民国时曾有“小上海”之称。

酸汤和夜市

凯里有句话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酸在黔东南的盛行,是由于之前该地区交通不便,缺少盐巴,于是当地人便创制出一种“以酸代盐”的调味法,形成自成一体的酸汤类饮食文化。

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各县市都很盛行,尤以凯里最为典型,所以外界统称为“凯里酸汤鱼”,连贵阳很多人都会特地开车来凯里吃酸汤鱼。

作为酸汤鱼首府,凯里路边的酸汤鱼店比比皆是。酸汤鱼的制作以清水江河鱼和稻花鱼为佳,经过酸汤的洗礼,鱼的腥味被去除,剩下原本的鲜味。

贵州的酸汤大体可分为

白酸汤

红酸汤

两类。白酸汤是最传统的酸汤做法,用米汤煮沸后装进坛子里发酵而成。好的白酸,喝起来清爽回甘,酸味中带有谷物的清香。

红酸汤,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品种,要特别使用当地一种小的红番茄加盐腌制而成。酸汤口味另外还有糟辣酸、鱼酱酸等类别。具体到每一家店酸汤的制法,食材的配比,包括自制的辣椒蘸水,都有一些差别,因此,才能形成店家自己的风味和特色。

其实酸汤鱼只是酸汤火锅的一种形式。凯里早已发展出一系列酸汤系列饮食,除酸汤鱼之外,还有酸汤牛肉、酸汤羊肉,酸汤排骨、酸汤猪脚,酸汤鸡等。这些不同的食材和酸汤搭配火锅,形式多样,吃起来酸爽痛快,令人食欲大增。

一碗酸汤砂锅粉

除了酸汤系列的饮食外,凯里的夜市小吃也值得尝试。《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海报上,黄觉身旁的红色帐篷就是凯里夜市的标志。这座不大的城市,有四、五处夜市,如牛场坝、中博、清江路夜市等等,足见凯里人对夜市的钟情。

夜市适合在晚八点以后光顾。凯里夜市约定俗成的分类是:

吃洋芋粑和烤豆腐到牛场坝,吃粉和酸汤火锅到中博,吃烤鱼和杨梅汤到永乐路,吃猪小弟到清江路夜市。

位于大十字东侧的牛场坝,是小吃街,也是凯里最热闹的夜市。过去,整条路有几十个摊位,从晚上7点一直经营到次日凌晨。如今夜市也在整顿,摊贩已不让摆出,不过马路两边的店铺还是可以吃到很多当地小吃。

洋芋粑在凯里街头最常见,贵州人习惯把土豆称呼为洋芋,洋芋耙就是一种类似油煎土豆泥的小吃。夜市经常能看到红色的帐篷支起,小小的炉火上架着一块平底大铁锅,食客围炉而坐,摊主把一块块圆盘状的土豆饼摊平两面烙得金黄,撒上葱花,配上辣椒蘸料,吃起来外焦里嫩,口感香糯。

在夜市与洋芋粑交相辉映的是烤豆腐。在烤豆腐的摊位上,也有小炉子。炭火上面架着铁丝网板,一块块约5厘米见方的豆腐,嫩嘟嘟地整齐排列于上。待豆腐烤成两面焦黄,鼓了起来,用小碟陈好,浇上特制的折耳根辣椒酱,趁热一口咬下去,外皮酥韧有筋道,里面细腻的嫩豆腐伴着折耳根浓烈的味道,食客直呼痛快。

凯里老街风格的火锅店

凯里的小吃一般都要蘸辣椒面、或辣椒蘸水,如果不太能吃辣,还有杨梅汤、冰粉可以缓解口腔的不适。杨梅汤是凯里人宵夜的标配,与牛场坝一街之隔的永乐路,几百米长的道路两侧有十几家卖杨梅汤的店铺。走在街上看到甜酒粑也可以来上一碗,苗家自制的甜酒酿加本地糯米粑煮制而成,是凯里最风行的甜品。

中博夜市

除了火锅以外,以吃粉为主。凯里的主食除了粉还是粉,主要有肉沫粉、鹅肉粉、牛肉粉、羊肉粉等。本地人最常吃的是砂锅粉,锅底为红酸汤,配上丸子、火腿、鹌鹑蛋、莲花白等用砂锅一起煮好后,连砂锅当作碗一起端上桌,锅里的酸汤在面前滋滋作响,冬天吃完后非常暖和。

清江路夜市

的饭店主打烧烤和“猪小弟”。在凯里的夜宵菜单上,似乎没有比猪小弟这个名字听上去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了。主料猪小弟,也就是猪鞭,还会辅以小肠、黄喉、猪耳朵、花生等,蔬菜浓油赤酱炒成一份,装在铁盘子里端上来,下面放置炭火,边烤边吃。我没有吃过,据说口感还算爽脆,是本地人喜欢的佐酒佳肴。

巴拉河的旅程

多数游客来到黔东南,第一站都直奔西江千户苗寨。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所谓的世界最大苗寨,人工营造的痕迹太明显。过度的商业开发下,早已看不到多少原本面貌。我对西江并无好感,实际上,来到凯里这个苗族大本营,要体验苗寨风情,比西江更好的选择有很多。

从凯里市区出发,只需出城东南方向十多公里,进入三棵树镇,就来到巴拉河景区起点。巴拉河是流经凯里的一条主要河流,水域不宽,水色清澈纯净。凯里到雷山的二级公路在这里沿巴拉河逆水而上,沿途分布着许多美丽的苗族村寨。

清澈见底的巴拉河

沿着蜿蜒流淌的巴拉河行驶,第一个经过的是

南花

。南花苗寨有四百多年历史,坐落在巴拉河边一片青翠的山林里。因为距离凯里市特别近,南花历来都是凯里人夏天避暑和游泳的地方,如果冬天去则比较冷清。这里还有一座教堂,每逢周日,南花附近的信徒都会来此礼拜。

南花苗寨之后,第二个经过的苗寨是

季刀

。“季刀”苗语意为深潭,因寨脚巴拉河中有深潭而得名。季刀苗寨中心有个“百年粮仓”,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木柱为支架,悬建于半空之中,共分30小间,全村的粮食都集中在此存放,至今仍在使用。

季刀距离下一个苗寨

朗德

仅3公里距离,这里已经来到凯里与雷山县的交界处。郎德自元末明初立寨,至今多年历史,分上下两自然寨,相距一公里左右。开放旅游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朗德上寨”。

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一座座吊脚木楼倚山顺势而建,错落有致。这里的木楼大多已有百年历史,寨中道路和各户门庭前,都用鹅卵石或青石板镶砌铺就而成。寨外有一座“杨大六风雨桥”,连接着村庄和田地,整个寨子有一种沉淀之后的沧桑和古旧感。

朗德上寨曾经出过一个苗族英雄人物,名叫杨大六。他是清代领导贵州苗民起义的领袖。从清咸丰年到同治十一年,他率领当地苗民反抗清朝统治,清军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寨内西南隅的杨大六故居依然完好保留,成为村民们的缅怀之地。

朗德上寨离凯里只有二十多公里,其间路况也好,年代,朗德是黔东南州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苗寨景点。年,奥运圣火经过于此,朗德更是风光一时。之后,由于西江千户苗寨大搞建设,势头盖过朗德,朗德上寨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沉寂,又恢复到过去淳朴自然的幽静之中。相比西江的闹腾,朗德显得特别清净,更适合小住几日。

穿过石板铺设的狭长小道,来到寨中一片面积较大的平地。场地中央用鹅卵石拼贴成十二道太阳光芒的图案。这里是朗德的芦笙场,也是寨中节日聚会或举行活动的地方。寨中的老人们正闲散地坐在芦笙场周围做手工。

朗德的苗人一身青蓝色服饰,女人穿长到脚踝的长裙,衣服和裙子的花纹,均为手工绣制。这一带的苗族支系一直以来被称为“长裙苗”。由于旅游开发较早,朗德村民早已从心底接纳游客,看到游客都会热情地拉你到家中做客,然后熟练地向游人兜售自己做的刺绣。

朗德寨子只有一百多户人家,不过,这里每天为到来的游客准备了两场歌舞,上午和下午各一场。每天村子里的广播响起后,朗德的男男女女便聚集在村前的小路上,女人提壶端杯,男人吹响了芦笙,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门位置,摆起12道拦路酒,一场热烈的欢迎仪式就此开启。

喝过拦路酒之后,朗德的村民把客人引至芦签场。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有芦笙舞、铜鼓舞、锦鸡舞、苗族飞歌等,这些节目全部由当地寨民参与表演,从小孩到老人几乎各个年龄段都有。

吹起芦笙迎宾

演出结束后,每个演出人员都领到一张卡片,据说是计“工分”之用。原来,朗德的村民只要盛装到场参于演出,都可以领到相应的“工分”,工分可以换取一定的表演酬劳。因此在农闲时节,即使游客不多,参与表演的村民也绝不会少。

看完芦笙场上的舞蹈,我沿着寨中小径继续向上,旅馆老板告诉我,沿着山路一直往上走可达山顶,在那里,能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村寨全貌。山顶上的古祭台,是朗德每十三年一次举办“招龙节”的地方。

越往上走越能发现,郎德的生态非常好,村寨的周围,全部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有枫树、松树、杉木、香樟等。苗族人信奉自然,崇拜树木,村寨周围的古树一般被视为“护寨林”,任何人都不得砍伐。

朗德上寨的生态非常好,村寨四周被古树包围

在山顶上的一片空地,我遇到一家人正在野餐。石头垒起的简易灶台上,架着一锅酸汤火锅。主人看到我,当即邀请我一起加入。原来他们一家人和亲戚今天来山上祭拜祖先,祭祀完毕,顺便在这里野炊聚会。

主人说,蔬菜是山上挖的野菜,猪肉和糯米饭是祭拜祖先的祭品,这些都是现成的。不一会,有人又倒上自酿的米酒递给我。没想到,我在凯里的最后一天,真的吃到了“路边野餐”。

野餐会上,村民告诉我关于朗德的一段往事。年奥运圣火经过这里之后,朗德变得非常出名,政府出台了对朗德上寨旅游开发的规划,要把这里发展成一个大型景区。要发展就要扩建,要扩建就得砍掉寨子周围的古树,否则没地方建房。村民们为了守住山上这片森林,联名集体阻挠,最终,政府放弃开发朗德,转而去开发西江,这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西江千户苗寨”。

这是一个关于拒绝的故事。在朗德人的对外讲述中,我看不出有丝毫后悔的意味,相反,他们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自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