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边的人都吃鱼。”这可能是大家对沿海一带人们饮食习惯的定向思维。在我来贵州生活以后,只要一聚餐,朋友们总要点上一道鱼,并乐呵呵地对我说,“这鱼给你吃。”
我很感动,但那一锅冒着诱人香气的鱼还是被他们迅速捞走,我只能“愤怒”地喊:“老板,加汤!加鱼!”。
对,在贵州,我们吃的鱼,多半是酸汤鱼。
酸汤鱼,不是酸菜鱼
在我未曾接触酸汤鱼之前,夜市摊上的酸菜鱼便在我心目中排名前列,那酸酸的辛辣及爽脆的口感令我大快朵颐。后来,在贵州,听说要去吃酸汤鱼,我便欣然前往。
那端上桌的锅,里面是一整锅的红汤和一条仅被分刀了的鱼,汤里没有酸菜,我拿着漏勺想要打捞鱼片,竟然无从下手。那一锅浓郁鲜红的酸汤,飘着与酸菜鱼截然不同的酸味,令人“上头”。
“先试试这酸汤。”朋友在一旁催着,我舀了一碗,微眯着双眼迟疑了一会,鼓足勇气慢慢地品了一口,醇、香、酸、甜,这汤真是宝藏,我又连忙把整碗都喝了个见底——酸得劲爽,浑身舒畅!
一锅酸汤鱼的味道好不好,取决于汤底,也就是酸汤。酸汤做得不好,不仅不会有醇浓的酸香味,还会辣口、有越吃越酸的感觉。红酸汤只是酸汤中的一种。
在黔东南州,酸汤主要分为白酸汤、红酸汤两种。白酸汤是用糯米加山泉水熬制米汤,经自然发酵而成,色泽清亮,味道清香、酸鲜。红酸汤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苗族人在白酸汤的基础上,以当地毛辣果、红辣椒为主要原料,密封自然发酵而成,色泽鲜红,味道更醇香、酸爽,开胃健脾、醒酒提神。
在以酸汤鱼闻名的黔东南州凯里市,酸汤的类别则非常多样,有高酸汤、上酸汤、咸酸汤、麻辣酸汤、酸汤菜、酸汤豆腐等。贵州民族风情各异,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因此酸汤鱼又因汤底口味的差异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如以虾酸为主的独山酸汤鱼、因水质影响而略带甜味的丹寨酸汤鱼,以及会加入中药材、不油不腻的*平酸汤鱼等。
酸汤,是对味蕾的赏赐
朋友半开玩笑地说,喝酸汤可是神仙才有的待遇。
《苗族史诗·洪水滔天》里唱述,雷公被姜央困在铁制仓房内,逃脱不得,口干舌燥,见仓房外有小孩子在玩耍,便哄骗小孩子拿酸汤来喝,结果喝了酸汤后雷公突然力大无比,冲破了仓房,也逃回了天上。从此便有了“雷公喝酸汤,力气百倍涨;雷公喷口水,炸然一声响;斧头四边砍,铁仓碎四方”的传说。
然而,在这传说之外,酸汤被制作出来的故事并不传奇。古时,云贵一带,山川险峻,交通不便。苗族同胞生存条件严苛艰苦,本就奇缺的食盐更是受到严格控制,因为无盐,苗族同胞饭食无味,体虚乏力。偶然间,一位苗族妇女无意中发现放了几天的米汤不但没馊掉,还发出一股清香的酸味,喝起来鲜美异常,喝了米汤后食欲大增,体力健壮,干活也有劲了。就这样,智慧的苗族人们就创造了“以酸代盐、以酸补盐”的白酸汤,并养成了食酸的习惯,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
在黔东南一带的长桌宴上,酸汤鱼是必上的主菜。这口酸汤,是对味蕾的赏赐,也是传承。
稻花鱼,诠释最好酸汤
在贵州吃酸汤鱼,第一步骤是品酸汤。喝完第一碗酸汤,才开始吃鱼。从锅里捞出一块鱼肉,再盛上一碗酸汤,这时候的鱼已经染上了番茄红。
朋友告诉我,黔东南一带田间的稻花鱼拿来做酸汤鱼最正宗。
贵州属喀斯特地貌,农民在山里开出一片片梯田种水稻,在春天,人们插秧,再把鱼苗放入田里。伴着阳光雨露,鱼儿和秧苗一起成长,等到秋收的时候,秧苗长成了稻子,鱼苗也长成了稻花鱼。
稻花鱼肉质紧实,清甜滑嫩。将鱼刮鳞洗净,开膛去脏,在鱼身上割几刀或直接切断,然后加盐、料酒腌十多分钟。热锅,起油,放姜蒜爆香,倒入发酵好的酸汤慢慢翻炒出香味,然后把新鲜西红柿切块放进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花椒、盐等配料,滴上几滴木姜子油,酸汤底就成了。把处理干净的鱼下锅,等待酸汤再次翻涌,便可品尝这乡间美味。
由于酸汤鱼是将鱼分刀下锅,因此在汤里煮久些也不会散,浸满了酸汤的鱼肉则更令人食指大动。鲜嫩的鱼肉加上酸鲜的汤汁,再配上用煳辣椒面、木姜子油、葱花、蒜泥、香菜等调成的蘸料,鲜美、过瘾。
好的酸汤鱼从头到尾都会一直都很爽口,酸而不涩。因此很多人也会把酸汤当成火锅的一种汤底。吃完鱼后,还可以涮各类菜品。我望着这锅已经见底的酸汤,回头喊道:“老板,加汤!加鱼!”
来源|《贵州全域旅游》杂志
策划|赵车
文|陈景雄
编辑|杨倩
二审|杨雁
三审|*莎莎